小新说
56年前的今天,年10月16日,一声巨响响彻西北戈壁,万米高的蘑菇云腾空升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一声“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震碎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自此中国跨进了核大国行列,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年第19期《求是》刊发了中核集团*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署名文章《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续写核工业新辉煌》,小新为你分享全文——
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续写核工业新辉煌
中核集团*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中去”。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的坚强领导下,一代又一代核工业人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推动我国核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进入新时代,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继续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努力建设先进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集团,推动我国建成核工业强国,续写中国核工业新辉煌。
“两弹一星”精神激励核工业人勇往直前
20世纪50年代,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兴,面对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在*中央统一部署、统一领导下,从全国26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多家单位抽调精兵强将参与研制,集中攻关,形成了全国一盘棋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短短十余年时间,“两弹一星”从构想变成现实,这是中国人民在攀登现代科技高峰征途中创造的人间奇迹,充分体现了在中国共产*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在为“两弹一星”惊世伟业奋斗的过程中,无数研制工作者以身许*,以身许国,默默奉献,用自己的智慧、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内核,铸就了“两弹一星”的不朽丰碑。他们身上展现的忠诚、执著、朴实的鲜明品格永远激励着后人前进,他们的事迹和贡献将永远写在共和国史册上。
“科学虽然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钱三强婉拒恩师约里奥—居里夫妇的挽留,在茫茫大海上颠簸一个月零八天后回到阔别11年之久的祖国。在祖国需要的时候,以钱学森、钱三强、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为代表的科学家,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科研生活条件,怀着对国家民族的一腔热忱,冲破重重阻挠,义无反顾回到祖国。
“我要调动工作了,今后恐怕都照顾不了这个家。”在接受研制原子弹历史重任的那天晚上,邓稼先对妻子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成了这件事,我的一生都会过得很有意义,就算死了也值得”。他义无反顾走进茫茫大漠荒滩,销声匿迹整整28年。年他终于回来了,此时已是一位61岁的白发老人,一位癌症晚期病人!年7月29日,邓稼先离开了,临终时留下最后一句话——“死而无憾!”
老一辈核工业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攻坚克难,自主创新,成功掌握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等国之重器的关键核心技术,挺起了民族脊梁。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上图左为原子弹爆炸情景,右为氢弹爆炸情景;下图为核潜艇航行场景。
彭士禄是我国第一任核潜艇总设计师,在急性胃穿孔手术切除3/4的胃后,他忍着剧痛说,“我喜欢这个工作,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就是死了也是值得的”。
郭永怀,被称为中国核武器研制初期的三大台柱之一,也是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他说:“我们这些人早在回国的时候,就把名啊利啊放在一边了。”当乘坐的飞机遭遇空难时,他为了保存重要数据资料,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被烧焦的遗体分开时才发现,那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竟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胸前。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为了即将升腾的“蘑菇云”,用这种极为壮烈的方式为国捐躯。在郭永怀牺牲22天后,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爆炸试验取得成功。
除了这些科学家,还有当年在草原和戈壁滩上默默奉献的众多普通建设者。他们来自五湖四海,都怀着舍家为国的共同心愿。包头核燃料元件厂所在的戈壁滩,最初只有一口井、一棵树,风沙最大时人们需顶着盆出门。在这种环境下,第一批建设者们用肩膀把钢筋沙子扛到厂区建成厂房,在简易仓库里攻关,以极致的精打细算节省物资,为原子弹爆炸试制出关键部件。在研制“两弹一艇”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五厂三矿”,使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拥有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令世界瞩目,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了激励几代核工业人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进入新时代,中核集团迈上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一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合作不断深入,核安全保持良好记录,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建立起了先进核能利用、天然铀、核燃料、核技术应用、工程建设、核环保、装备制造等核心产业,发展了核产业服务、新能源、贸易、健康医疗等市场新兴产业,形成了高水平的核工业创新链和产业链。新一代核工业人正书写着新的辉煌,推动我国从核大国向核强国迈进。
矢志不移推动自主创新
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年,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实现满功率运行。图为我国第一代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压力容器正在就位,容器外面贴着一幅字:“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老一辈核工业人在“一穷二白”极其艰苦的环境下,攻坚克难,自主创新,成功掌握了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等国之重器的关键核心技术,挺起了民族脊梁。作为核科技创新排头兵,中核集团从核工业发展的急迫需求和长远需求出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要,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形成体系完整的核科技研发平台,取得“华龙一号”、泳池堆、高温气冷堆、聚变堆、国产钴60等重大成果。
“华龙一号”,涵盖了从铀资源勘探、开采、核燃料加工,到核电设计、施工、建造运营,再到核技术应用以及乏燃料后处理的全产业链创新,是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国家名片”。图为年3月21日,“华龙一号”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穹顶吊装。
被誉为“国之光荣”的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一期核电站,由中核集团完全自主设计与建造运营,年12月15日开始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此后,中核集团成功研发了10万千瓦、30万千瓦、60万千瓦和万千瓦压水堆系列技术,核电产业快速发展,带动整个产业链迅速壮大。
“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它涵盖了从铀资源勘探、开采、核燃料加工,到核电设计、施工、建造运营,再到核技术应用以及乏燃料后处理的全产业链创新,是中核集团实力更加雄厚、活力更加彰显、劲头更加强劲的标志。“华龙一号”总设计师、最美科技工作者邢继带领团队奋战16年,坚守“要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实力一点都不差”、“我们要靠自主创新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成为一个核电强国”的信念,开展了数十项重大课题的科研攻关,攻破一个又一个首堆工程风险。年9月4日,“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开始装料,打破“首堆必拖”的魔咒,向建成投产迈出重要一步,这是我国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迈进的重要标志之一。
快中子反应堆是世界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主力堆型,代表了第四代核能系统的发展方向,对核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秉承“一生只干好一件事”的信念,带领团队经50余载接力坚守,实现中国实验快堆首循环试运行。年7月31日,中国实验快堆功率试验阶段调试试验全部结束,标志着中国实验快堆第一个堆芯循环周期试运行任务顺利完成,为后续从调试阶段转入运行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中核集团在福建霞浦开展的示范快堆工程,在功率、体量上有很大变化,成为我国核能战略“三步走”的关键环节,是新时代我国核工业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如果项目取得成功,人类将有望获得几乎用之不竭的能源。核聚变等离子体温度达到了1亿度,超过太阳核心温度5到6倍,为了突破用什么“容器”来承载核聚变的问题,中核集团用10多年的努力牵头研发了“第一壁”,使我国在相关技术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核集团以关键技术的突破为ITER装置建造作出了贡献,同时为中国自主设计建造聚变堆奠定了基础。ITER组织总干事比戈说:“我们很高兴找到了高素质的、积极的合作伙伴来完成这项工作。”
新时代有新使命。核工业人将始终保持“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瞄准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领先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核科技创新实现领跑的目标,实施一批重大科研工程,重点建设一批大科学装置、科研基地和平台,进一步完善核心科研能力体系,把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
倾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就要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倾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年“两核”实现战略重组后,中核集团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77%,利润同比增长10.25%;21台在运核电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全年发电量.14亿千瓦时,所减少的碳排放相当于造林37.64万公顷。
在疫情防控中,中核集团不仅派出医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而且充分发挥核技术在抗疫中的独特作用。中核集团北京原子高科金辉辐射技术应用有限责任公司运用辐照消*技术,将原来需要7到14天的消*灭菌时间缩短至24小时以内,为数百万套医用防护服、数千万副医用乳胶手套提供了免费辐照灭菌服务。在今年9月8日召开的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该公司作为抗疫先进集体受到表彰。
在“六稳”、“六保”工作中,中核集团积极应对严峻复杂形势,增强企业发展韧性,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产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稳增长目标。今年上半年,中核集团37项重大工程和专项任务全部复工,相关5万人全部到位。上半年,新增销售合同及订单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2%,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逆势增长13.42%和6.07%。全力以赴保就业,年新招应届毕业生人,比去年全年数量增加20%。投资5大领域助力湖北重振发展,年投资额计划在年基础上翻一番,持续精准发力,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在深化改革中,中核集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传承。通过完善集团管控模式和市场化经营机制、科研院所改革、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不断激发内在活力,健全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在增强活力和提高效率上取得明显成效,更好发挥国有经济的战略作用。
筑牢核工业的“根”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的领导、加强*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两弹一星”精神是在*的领导下孕育出的伟大精神,*的坚强领导始终是我们的制胜法宝。
越是重大项目工程,越是通过*建工作凝心聚力,让*旗在一线高高飘扬。“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现场共有参建单位10余家,涉及班组多个,建设人员约1.1万名。如何形成统一编排、统一管理、统一行动的“一盘棋”工作格局,是一个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为此,各参建单位与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共同成立了“华龙一号”*建工作联合委员会。*建联建工作围绕“异”中求“同”,通过跨产业链、跨行业、跨单位的组织形式,将工程参建单位融合为一体,快速解决问题,既保证了施工安全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现场建立*员示范岗、责任区、先锋队等多个,进行技术攻关,创造了一系列最短工期纪录,为实现“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建设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进入新时代,核工业人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坚守以身许*许国的家国情怀和自主创新韧劲,为建设先进的核科技工业体系,推动我国从核大国向核强国跨越不懈奋斗。图为年11月28日,中核集团某重点科研项目主机清洗*员突击队,正在监测调整设备的关键技术参数。
越是环境艰险越向前,越是国家需要越向前。为完成使命,实现担当,新一代核工业人纷纷点燃心中那团“火”,舍小家为大家、扎根一线,再现了“两弹一星”时期核工业的精气神。他们中有放弃海外优厚待遇而常年坚守大漠荒滩的科学家,有为了保证工作进度三推婚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有“一线吹哨、*员报到、24小时响应”的进班组*员。在项目现场坚守了20多年的一名职工说,看着门前自己当年栽下的柳树已慢慢长成碗口粗,却不知妻子的脸上何时爬满了皱纹;一位耕耘了30多年的老职工动情地讲,孩子眼里的爸爸仿佛是陌生人,每年春节回家就像是一次短期旅行……核工业人用自己的奋斗故事,生动诠释了“两弹一星”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坚持和平利用核能,全面提升核工业的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节点上,面对各种风险挑战,中核集团将进一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坚持强核强国、造福人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应有贡献!
延伸阅读
年10月16日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代号)
爆炸成功!
“两弹元勋”
邓稼先曾说过
核武器事业
是成千上万人的努力
才取得成功的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背后,既有我们现在熟知但在当时隐姓埋名的科学家,也有千万普通科研工作者。在研究原子弹并将其成功引爆这个长长的链条上,他们是各个环节的“操刀者”、亲历者。他们经历的是一生中最难忘、最骄傲的青春记忆。
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用满头白发,换来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
年
年,23岁的王淦昌结束了在清华大学的学习,考取官费留学生,赴德国柏林大学读研,成为了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迈特纳教授唯一的中国学生。迈特纳是柏林大学首位女教授,爱因斯坦曾称她为“德国的居里夫人”。
在德国,王淦昌废寝忘食地学习,因为他知道,自己必须学好本领,才能报效祖国。
王淦昌留学第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王淦昌更加思念祖国和亲人,天天去看当天的报纸。有人劝他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中国很落后,没有你需要的科研的条件,何必回去呢?”王淦昌回答:“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我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我要回到祖国去,为她服务!”
那一年,22岁的郭永怀考入南开大学物理系;也是那一年,还不到20岁的彭桓武考入清华大学,年纪虽小却跻身物理系四杰。当时还没有交集的三人,有一个共同点:物理系。他们将在后来成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支柱人物。
年12月,年仅27岁的王淦昌成为了物理学博士。年4月,王淦昌乘轮船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
这些少年郎,将用最美的青春,为中国铸起最硬的铠甲。
年
年,法国,居里实验室,钱三强和夫人何泽慧捕捉到世界上第一份四分裂径迹。他们的论文在国际科学界引起巨大轰动。法国国家科学院授予钱三强亨利德巴微物理学奖,钱三强是获得该奖的第一位中国人。
年,34岁的钱三强晋升为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导师。正处于科学研究巅峰的他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诧异的决定:回到中国!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如果钱三强继续在国外从事科学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大成就。钱三强却说:“科学家应该是爱国者,不然科学为谁而用?”
年6月,跨越重重阻碍,钱三强终于携妻女回到了阔别11年的祖国。从此,钱三强便与中国的原子能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
同年,正在北京大学任教的24岁的邓稼先赴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深造。
两年后,26岁的邓稼先拿到学位证书、获得博士学位。九天以后,他就收拾行李,迫不及待地登上了“威尔逊总统号”,与钱学森、赵忠尧等多名留美学者一起,踏上了回国之路。他带回国的,除了给父亲的几双中国当时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之外,就是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中子、质子、裂变、聚变、氘氘、重水等。
年
年,邓稼先与许鹿希年在家人们的祝福下结为夫妻。他们像所有的小夫妻一样过着寻常而幸福的日子。邓稼先喜欢把孩子放在自行车上,带着他们兜风,工作虽然忙,但一有时间就会陪孩子们玩。许鹿希有时候觉得邓稼先自己看起来也像个孩子。
年8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日内瓦中美大使级会谈开始。经过中国*府的努力,不久,美国*府就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
在此之前,周培源、钱伟长等人已在年绕道欧洲回国。钱学森也在年回到祖国。
郭永怀的妻子李佩教授说:“禁令一旦取消,老郭就坐不住了,整天和我盘算着回国的事。美国的许多朋友、包括已经加入美籍的华人朋友劝他,康乃尔大学教授的职位很不错了,孩子将来在美国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什么总是挂记着那个贫穷的家园呢?不劝倒罢,劝的人越多老郭越来火,他说,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
年10月底,郭永怀终于看到了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两年后的一天,邓稼先从钱三强那里接到了一项绝密的任务。
陆续收到这项任务的还有王淦昌、郭永怀、彭桓武......
年
为了加快核武器的研制步伐,年,*中央决定将集中在北京的专业科研队伍,陆续迁往在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制基地。
年3月,24岁的张长顺来到青海省大草原,参加我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厂的基本建设。
当时,我国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和苏联专家撤走的时期,在毛主席、*中央提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指引下,为了抢时间、争速度,施工队伍在指定时间内进入了大草原。当时厂只有多名安装职工,远远不能适应工程需要。后来又补充了一些转业*人、支边青年,由大约多人组建成了一个安装工区(代号),负责厂的安装任务。
刚到草原,新建房屋很潮湿,冬天室外很冷,气温有时达零下25℃。风沙很大,冬季睡一晚上,早晨起床被子上一层砂土。
当时还没有水吃,他和同事们要抽出二到三个人去一公里以外的原牧场水井里挑水,供几个人一天使用。如果下大雪,无法去挑水,就把雪集中在一起,化雪水喝。
24岁的小伙子食量大得很,张长顺每天晚上睡觉前都想着第二天到什么地方去搞点充饥的东西。
厂各分厂的布局较分散,每个厂区相隔有3到5公里。在这样一个极其分散的地方施工,首要任务就是建好临建设施。为确保工程进度,大约有七、八个人临时搭起帐篷,就开始办公,做施工准备工作,帐篷既是办公室,也是宿舍。
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全国上下都沉浸在欢乐中,很多人流下了热泪。
彼时,基地建设者张长顺28岁,邓稼先40岁,钱三强51岁,彭桓武49岁,郭永怀55岁,王淦昌57岁。
年
我知道
他们不理解
我可以有更好的生活
但我选择坚持理想
正如我们先辈一样
你问我理想是什么
有人选择世间繁华
有人选择负重前行
我的选择星辰大海
和像先辈一样的家国情怀
这,就是我的天空
56年过去了
昔日戈壁滩上的欢呼已随风而逝
但10月16日
这个浸透先辈们智慧和血汗的日子
却成为一座丰碑
永载史册,永放光芒
————/END/————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责任编辑丨孙甜
执行主编丨龚*
内容来源丨求是、中核集团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56年前那声巨响犹在耳畔“两弹一星”精神续写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