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北京同仁医院著名医护夫妻档55年前因
TUhjnbcbe - 2023/4/3 19:43:00

医院,有一对著名的医护“夫妻档”:这就是80岁的外科教授崔志刚和75岁的眼科原护士长袁晓凤。现在,老两口依然坚持在一线工作:护士奶奶袁晓凤每周依然工作5天,医生爷爷崔志刚一周出诊两次。

崔志刚在出诊

老俩口不在一个科室,不过眼科的医生和护士都认识崔志刚。每个周二和周五,崔志刚都会到位于二楼的外科诊区出门诊,赶上门诊患者不太多的时候,他就会来到三楼的眼科会诊中心,看看在分诊台忙碌的老伴袁晓凤。要是哪一天没来,别的护士还会问袁晓凤,“您家老崔怎么没来?”

崔志刚和袁晓凤是在同医院工作的。年,崔志刚从北京大学医医院,后来成长为外科的大专家;袁晓凤当年从护理学校毕业,后来成长为眼科的总护士长。医院相识相知,共同成长,一起变老。55年来,医院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对于他们而言,甚至比家人还要熟悉。对于他们来说,能让更多的患者康复,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崔志刚和袁晓凤年轻时合影

62岁“封刀”后依然出诊

10月13日,是崔志刚80岁的生日。崔志刚说,80年来,有两个日子让他最激动:一个是拿到石家庄一中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另一个日子就是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日子。

年,崔志刚考入北京医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成为一名“准医生”。学医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崔志刚的父亲是一名内科医生,父亲特别敬业,只要患者有要求,父亲总是随叫随到。年报考高考志愿时,老师曾建议他报考北京航空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被崔志刚谢拒绝了,“我就想当医生。”来到北医后,崔志刚特别高兴。两年的理论学习之后,他被分医院实习。当时一批医学泰斗带领他们实习,患者也十分配合实习生的诊疗。“我还记得当时我要手术的时候,我的指导老师告诉患者,今天是实习医生大夫给您做手术,我来帮助他。”患者非常理解,也很配合。经过三年的临床实践之后,年崔志刚毕业,作为当时的优秀毕业生,他来到实医院外科工作,在外科一干就是55年。60岁那年,崔志刚退休后返聘在科室出诊,继续做手术;62岁那年正式“封刀”,医院出门诊,一直坚持到今天。

20年前的患者还来看他

这55年间,外科医生崔志刚跟随着国家发展的脚步,一起成长。年,唐山大地震。,那天深夜,崔志刚正在急诊做手术。“有个年轻的男患者因为胃穿孔,需要做胃大部切除手术。”手术正在进行时,地震发生了。“我就看到墙上的瓷砖噼里啪啦的地往下掉。”手术台上的三四名医生,还有手术室里的麻醉师、护士,都知道这是地震了,但是所有的人一个都没有走。“手术才做了一半,患者还在手术台上,我们要是走了,患者怎么办?”他们在地震中继续手术,“说句实话,要是楼塌了,把我们砸在下面也就砸了,我们真的不能扔下患者不管。”手术室的医生、麻醉师和护士互相鼓励着,“别着急……”幸运的是,手术顺利完成了,楼也没有塌。

年,崔志刚作为北京市援助几内亚医疗队的成员之一,来到万里之外的几内亚,在那里进行医疗援助。“那时条件特别艰苦,蚊子嗡嗡地往人身上扑。”两年的援非任务结束后,他回到北京短暂休整,年,崔志刚再度出发前去援藏,他到了西藏自治区的阿里地区,一年之后才回到北京。从医55年,崔志刚感受到外科技术和外科疾病谱的变化。“年开始,外科手术开始采用皮内缝合技术,患者的缝合伤口上,再没有‘蜈蚣腿’了。”援藏回来后,崔志刚在普外科中,主要做甲状腺切除手术,甲状腺癌的患者越来越多,“我的想法是让患者的切口小一点,更加美观一点。”

如今80岁的崔志刚耳聪目明,思维敏捷。20年前他主刀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至今还在跟随他复诊。每年到复诊的时候,老患者不仅仅是来看看病,更是来看看他这个老朋友。患者对崔医生大夫的评价甚高,他们说,崔大夫医生带着谦和,对每一位患者都非常耐心,不厌其烦,有问必答。

75岁护士长还是“火眼金睛”

比起思维敏捷的崔志刚,75岁的袁晓凤走起路来脚下带风,说起话来中气十足,看起来和中年护士看起来差别不大。

袁晓凤在工作中

年,20岁的袁晓凤从护理学校毕业后,医院工作。医院后,报的第一志愿是到外科当护士,没想到,眼科老主任一眼相中了她,把她从外科“抢”了过来。袁晓凤是个利落人,性格直爽,快言快语,更喜欢外科的大刀阔斧的手术,感觉施展空间大;眼科在她的心目中,空间太小,就在“小眼睛”的空间里腾挪,“没意思。”

虽然带着点不情愿,袁晓凤还是也在眼科开始了工作。医院眼科,袁晓凤在老护士们的帮助下,迅速成长。工作8年后,她成为眼科的总护士长。年,准备退休的袁晓凤赶上眼科成立会诊中心,眼科的领导希望她返聘回来帮忙带一下年轻的护士,于是,她就成了会诊中心的分诊台的一名普通护士。一晃18年过去了,袁晓凤还站在分诊台后,给患者答疑解惑。

医院眼科工作了55年,袁晓凤对于所有的眼病都非常熟悉,她特别善于与人沟通,能按照病情给病人分诊。医院的眼科被分成12个亚科,眼科的专家有上百位,袁晓凤通过病人简单的描述,再看看以前的就诊记录,就能给患者推荐到最合适的专家处就诊。遇到号贩子,袁晓凤总是能一眼“揪出来”,眼科的医生护士都夸她是“火眼金睛”。

50多年“夫妻档”至今不退休

有时候袁晓凤和老伴儿崔志刚聊天,也会谈谈退休的事儿:“你都80岁了,打算什么时候退休啊?”崔志刚说:“你要上班,我就陪着你。”

工作55年,也是老两俩口相识55年。“我医院的,”袁晓凤说,当年两个人都是团干部,在团的工作中认识了,逐渐有了好感。“我们倆俩谈恋爱没有介绍人,要是吵架了,也没有人来调节说和。”两个人一起参加文艺演出,袁晓凤跳舞,崔志刚拉二胡。说起老伴儿的琴技,袁晓凤不客气地说,“二把刀。”老崔听了嘿嘿一笑,不气也不恼。

工作中相识,生活中扶持。崔志刚喜欢吃面食,吃肉。“上班的时候,我中午带饭,打开饭盒,一半是馒头,一半是炖肉。”袁晓凤爱吃米饭,爱吃蔬菜,很少吃肉。两个人的饮食习惯可以说是南辕北辙,结婚51年来,两个人谁都没有想过改变谁,崔志刚虽然不吃米饭,但每天都会给袁晓凤蒸米饭,“我蒸的米饭不软不硬,正合适。”袁晓凤不喜欢吃肉,但是每周准会给老伴儿变着花样地炖上几碗肉,放在冰箱里备好。“我们从来没有觉得谁在迁就谁,夫妻之间不就应该这样嘛。”

赶上两个人都上班的日子,老两俩口就一起从医院,早上7医院。赶上崔志刚不上班休息的日子,他就会把家里收拾利落,老伴儿快下班的时候,他会再洗好一盘水果,摆上一些坚果;袁晓凤一下班,崔志刚就会让老伴儿坐下来先吃点水果,补充一点干果。在袁晓凤吃水果的空档当,他就会讲讲今天报纸上都说了什么,电视里讲了什么,袁晓凤开玩笑说,“我叫他崔秘书,他就是我的秘书。”对于“崔秘书”来说,袁晓凤就是家里的“一把手”。说起家里的“一把手”,崔志刚非常骄傲,“她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工作中特别出色,在家里拖地、炒菜这些家务活,样样能干。”对于家里的“秘书”,袁晓凤也特别满意,“别看我是护士,我在家里从来不摆药,都是‘崔秘书’每天给我摆好要吃的维生素、降压药等,他给我什么药我就吃什么药;哪一天早上要是忘了吃药,中午他还会送过来。”

去年10月,这对医护夫妻刚刚庆祝了“金婚”。回顾两个人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他们都觉得特别满足。他们一起经历风华正茂,一起走到白头,但两个人对生活与工作的热爱,从来没有改变。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贾晓宏

编辑:TF

1
查看完整版本: 北京同仁医院著名医护夫妻档55年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