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KarlLangenbuch[1]在德国柏林首次为一位43岁的男性胆结石合并胆囊炎病人施行胆囊切除术以来,该术式即被公认为是治疗胆结石和胆囊炎最理想的外科手术方式。
年,妇产科医生PhillpeMouret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联合腹腔镜手术,其中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该手术方式时间短、损伤小、痛苦少、内脏干扰轻,但是为什么面对胆结石患者不能全都切除胆囊一了百了呢?
1.最容易产生的误区:
胆囊切除能避免胆结石复发?
胆系包括胆囊和胆管系统。胆囊切除后虽然不会再有胆囊结石产生,但是胆管内仍然可以生长结石。
胆管结石的复发[2]与胆汁成分异常、胆管感染、胆管动力学异常、前期手术方式、初发胆管结石大小、饮食因素、免疫因素、十二指肠旁憩室、乙肝病*和幽门螺杆菌等因素相关。
临床常通过治疗胆管感染、解决胆管梗阻、改善胆管动力等病因学方式降低胆囊切除后胆结石复发几率。
2.胆囊切除最常见影响:
消化系统
胆汁返流
研究发现[3]胆囊切除术与胆汁反流有关,切除胆囊后不能正常存储排泄胆汁,导致胆汁由间歇性和进食有关的排泄变成了持续性排入十二指肠,此时返流入胃的机会增多,造成多种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疾病。
治疗[4]:临床常用雷贝拉唑联合铝镁加混悬液治疗胆囊切除后伴有胆汁反流的胃炎,疗效显著。临床研究[5]发现胆宁片能有效改善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临床症状,随着治疗时间延长,临床症状改善越显著。
消化功能紊乱
陈小平等[6]发现LC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消化功能紊乱的发生与老年患者、急性胆囊炎、抗生素使用时间超过4天、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史有关。
可表现为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腹泻、便秘等症状,大部分可自行好转,经促胃肠动力药物、胃黏膜保护剂、胃酸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后症状仍存在的情况较少见。
胃肠道癌症
近年来,许多欧洲学者发现在患结肠癌的病例中,不少病例都有胆囊切除的病史,有学者认为胆囊切除术后结肠癌发生的危险性较未行胆囊切除病例增加。
郭绍红[7]通过对胃肠道癌症的英文文献检索发现没有强的证据表明胆囊切除与食管癌(腺癌)、胰腺癌、小肠癌以及右半结肠癌有关;高质量的研究中,胆囊切除与食管鳞癌、胃癌、肝癌、胆管癌、小肠癌、左半结肠癌没有关系。
关于胆囊切除术后促进结肠癌发生的机制普遍认为:胆囊切除术后更多的胆汁循环影响了细菌的降解,由此产生胆盐池中的次级胆酸的含量和比例增高,而次级胆酸具有致癌或协同致癌作用,故易发生结肠癌变。
3.必要时:
仍应切除胆囊
急性化脓性、坏疽性、出血性或穿孔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经保守治疗无效
胆囊丧失正常功能,如胆囊积水和慢性萎缩性
胆囊炎
多发胆囊结石充满胆囊或胆囊结石3cm
(想要获取更多肝胆方面指南共识资料,请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