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基础医学院学员四大队
主题视频短片《青春心向*》
为庆祝*的百年华诞,持续推进*史学习教育见行见效、走深走实,6月21日,基础医学院学员四大队举办“正青春·与*同向同行”*史故事汇。校机关领导、基础医学院领导、教员代表、四大队全体官兵约人参加活动。
活动以红色故事为生动教材
展现了先辈们在艰难困苦中
经历生死考验的革命生涯
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员
学*史、强信念、铸**、跟*走
会上播放了宣传片《青春心向*》
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四大队学员
绝对忠诚的*治品格
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
争创一流的崭新风貌
激励同学们以更加奋进的姿态
全面投入到强*兴校热潮中去
*史故事汇现场
伴随着同学们的深情讲述
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位位英模英烈的名字
一首首激昂动听的旋律
感染了在场的每一名官兵
01
故事一:《张银匠》
△讲述人:12队学员菅柠
年3月24日《解放日报》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张人亚,年后无音讯,见报速来信。”70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国家百废待兴,通讯不发达,与人失去联系实属正常。难道这真是一份普通的寻人启事吗?如果我告诉你,这个被寻找的主人翁已经被建立了墓冢,你可能会感叹生老病死,世事无常;但是如果我告诉你,建立墓冢的人正是这位寻找张人亚的人,你可能就会感到疑惑。他又为何去寻找一个明知不存在的人呢?
这是陈列于中共一大会址的《共产*宣言》,由陈望道先生翻译后,于年8月出版。在这份共产*宣言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红色长条印章,上面写的是“张人亚同志,秘藏山穴二十余年的书报。”它作为一份*的重要历史文物,却没有被选入国家一级文物,因为它是现存唯一的中共二大文献,是一份独一无二的孤本,已经无法用等级评定它的价值。年在张人亚的墓冢中发现了大量*的重要文件,其中便包括了这本《共产*宣言》。
这些资料为什么会在墓里呢?这就不得不说张人亚同志的故事了。
张人亚,原名张静泉,年生于浙江宁波。16岁时,张人亚为分担家累,从宁波去了上海法租界的银楼当金银首饰制作工人,那他为什么从“张静泉”改名为“张人亚”呢?原来是因为,在宁波话中,“银匠”谐音“人亚”,他便改名为张人亚了。
那时,上海已有大大小小的银楼33家,从业工人余人,可是都受到雇主剥削,待遇很差,为维持生活,很多工人一天工作十大几个小时。学徒不仅没有工资,还需要在学习五年后,为雇主义务劳动一年,才能正式成为工人。张人亚亲历亲见了金银业工人的种种艰难困苦与无可奈何,又在上海耳闻目睹了中外反动势力怎样欺压中国人民、怎样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他曾在写给《解放画报》创刊人的信中写到:“中国工界里的黑暗,是人们所晓得的。”
由于读过书,张人亚很快从进步书刊和身边的革命志士的言行中接触到先进的革命思想,引起了革命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