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榜罗镇
TUhjnbcbe - 2021/8/18 0:21:00
榜罗镇是中国工农红*过境通渭时踏上第一个脚印的地方。年9月,中国工农红*从武山县榆盘镇进入通渭县西南重镇——榜罗镇,在镇区休整4天3夜后,经文树川、第三铺到达通渭县城。这是一条有着深深红色印记的道路,是中国革命通向成功的历史必由之路。

“到陕甘革命根据地去”

年9月26日,中共中央率领陕甘支队到达榜罗镇,与据守在*家堡的国民*自卫队进行激战。攻克后红四团团长*开湘、*委杨成武率部进驻堡内,*家堡便成为陕甘支队司令部和警卫团驻地,为榜罗镇会议和陕甘支队连以上干部会议的顺利召开承担了警戒和保卫任务,确保了中共中央和红*将士的安全。年9月27日,*中央在榜罗镇中心小学,召开了“榜罗镇会议”,做出了把革命的落脚地放在陕北的伟大决策。第二天凌晨,在榜罗镇中心小学旁打麦场上的核桃树下召开陕甘支队连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满怀期待地号召:“陕甘革命根据地是抗日的前线,我们要到战争的前线去,任何反革命不能阻止红*去抗日。”---历史的场景在一代代传唱中不断再现,伟人的声音穿透历史的烟云阵阵回响;伟大的决策指导着中国革命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到陕北去”,即是到革命最需要的地方去。榜罗镇将“到陕甘革命根据地去”演绎成“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干人民最需要的事情”。经过长期的实践,这种作风,演变成了精神,镌刻在榜罗*员干部的文化基因里,代代相传。时代变迁,精神永存。老百姓的需要,即是行动指南。*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榜罗镇*委*府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办结率”和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史学习教育的标尺,用“到陕北去”的革命精神推动全镇各项事业发展。红*在榜罗镇驻扎修整的4天3夜,与榜罗人民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至今为人传颂。从此,在榜罗这片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留下了许多红*的足迹。如此厚重的历史,赋予榜罗磅礴的力量。在榜罗镇,流传着“一口缸”的故事。文丰村东街社现年91岁的李丙申老人是红*长征途经榜罗的见证者,他至今还记得一件事情:当年借宿在他家的一队红*拿的烧水锅有破口,烧水不方便,李丙申的父亲便将自己家里一口好锅送给红*战士。离开的时候,红*将锅还给他们,还给他们留下了4块银元。这件事情一直镌刻在李丙申的脑海里,那口锅也一直留在他家里。建*98周年的时候,李丙申把那口锅捐赠给了榜罗镇会议纪念馆。他说:“是中国共产*让老百姓天天能够吃饱饭,能够吃上白面馍馍和肉。共产*让我们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我要把这口锅捐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红*的好,知道共产*的好。”这样的历史瞬间在榜罗的土地上发生了很多。李丙申朴实的话语,说出的是四万余名榜罗儿女的心声。历史将长征精神留在了榜罗大地上,在代代传承中,坚定着“感*恩,跟*走”的信念。

通渭县第一个*支部的*心

毛家湾村位于榜罗镇东南部,几个自然村错落有致地散布在环状山坳中,像一弯臂膀,怀抱着几千朴实自然、自强上进的村民和生生不息、温暖干净的家园;也是在这一弯臂膀里,孕育了几位优秀的共产*的先行者,蕴藏着一段可歌可泣、可敬可叹的红色革命历史和优秀的*史。通渭县第一个*支部就诞生在这里;通渭县最早的共产*员也在这里开始从事革命活动,将革命的火种一点一点播撒开来,最终形成燎原之势。年10月的一个凌晨,在毛家湾村一个四合院的上房里,毛麟章、蒙之廉、甄富堂、张大旗按照先期约定,坐在一起,最后到来的毛得功四下观望,跃墙而入,人员齐聚。这几位榜罗人,商议着榜罗历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情,改变着通渭乃至整个陇右地区的时代形势和历史进程。就在这座普通的四合院里,一个名叫“毛家湾村*支部”的全新组织诞生了。甄富堂当选支部书记,毛麟章、蒙之廉担任支部委员。一个全新的**组织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像新生儿一般地诞生了;一段全新的历史在这个凌晨随着黎明的到来拉开了序幕。这是榜罗历史上的第一次,这也是通渭历史上的第一次。随后,于年,在毛店村成立中共毛家店地下*支部,刘汉亮任书记;在四新村阳山社成立四罗坪地下*支部,邓汉章任书记。毛麟章,字仁山,乳名铜柱。年6月19日出生于榜罗毛家湾。毛家祖辈以土地为生,家境比较宽裕,父亲教给他《三字经》《论语》。9岁时入毛家店“榜罗镇集义小学”读书,被乡亲称为“小秀才”。15岁时,因家事纠纷,毛麟章艰难地读完了最后半年小学,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他开杂货小铺,也贩运粮食,维持家庭景况,也磨练了坚强的意志。年春,毛麟章报名去兰州参加户籍干部培训班。一年后归来,在上青富做了户籍干事却看不惯镇保人员敲诈勒索,欺压百姓的行为。年秋,他以“乡镇代表”身份积极活动,串连了一大批人员,支持好友蒙之廉竞选镇长而碰壁,激起了他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决心。11月,父亲的童年好友、已经是中共陇渭工委负责人之一的毛得功回到阔别的故乡开展建*活动时,秘密地住在毛麟章家,毛麟章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在*的领导下,蒙之廉、毛麟章和甄富堂,秘密活动,并肩战斗。蒙之廉和毛麟章出外,为陇渭武工队进行活动打探消息;利用自己家境宽裕的条件,给艰苦斗争中的工委领导人提供食宿,站岗放哨,保护领导人的安全。万良才是分管陇西和甘谷北部、通渭南部一片的工委领导人,常来榜罗进行工作。毛家湾成为中共陇右地下组织在榜罗地区开展活动的可靠的“窝子”。在他们的影响下,毛麟章弟弟毛龙章、蒙之廉大哥蒙之端等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年1月9日,工委进行了甘谷安远镇反霸夺枪的战斗。战斗前,毛麟章和蒙之廉为游击队打探消息,寻找和安排了宿营地。战斗之后,他们又为游击队带路,及时、安全地撤离了危险区。由于叛徒出卖,张大旗等7名参加了安远战斗的地下*员被捕遭到杀害。毛麟章、蒙之廉也随之被捕,关进了通渭县城监狱。随后在50多天的审讯中,他们相互支持,相互激励,经受住了严刑拷打,渡过了一道道难关。10月27日,他俩和同狱的陇右工委工作者陈超群、新景乡白杨林地下支部书记王子元,一起被解往省会兰州,囚禁在*河北岸的尕寺沟监狱。铁窗生活,没有能够消磨蒙之廉和毛麟章的意志,在刺刀交替着的尕寺沟监狱,他们捍卫着共产*员的尊严,保持着一颗纯正的*心。年6月,蒙之廉、毛麟章又被转入到马步芳西北**长官公署第二处的秘密监狱。同年8月6日,通渭县解放……8月26日,兰州回到了人民的怀抱……9月17日,蒙之廉、毛麟章惨遭枪杀。革命烈士用自己的热血浇灌着解放之花,铸造着铮铮**,优良的*风也永远留在了榜罗这片热土上。毛家湾村现任*支部书记毛永前是毛麟章的侄孙,他从奶奶那里听着这些故事长大。奶奶絮絮叨叨看似平常回忆的片段,却在毛永前的心里扎了根,幻化成一种信仰,决定了他一生为之奉献的事业。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际遇,但是却有同一颗向*的心。出生于年的毛永前,年入*。他将身上的红色基因和纯正*心全部用在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和脱贫攻坚上。村上发展藜麦产业,老百姓持观望态度,毛永前便自己试种,试种成功后再向群众推广。村上一点一点壮大起来的产业,便是他一片一片用之不尽的*心。这片热忱的为民之心,来自红色革命历史的感召,来自祖父*心的相传承。*心是民心,心心相惜;*心和*心,心心相传。

红色精神代代传

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还有现年72岁的老*员毛德荣,老人因为常年患病,耳朵失聪,很多事情都不记得了,但是他却清楚得记得自己入*的日子:年3月9日。毛德荣的父亲毛成杰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湾村的第一任村*支部书记。在共和国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村上百废待兴,毛成杰带领群众修梯田,恢复生产。在毛德荣记忆里最深的事情,是父亲带病在数九寒天修梯田,很多人劝他休息,但都被他拒绝,“我是共产*员,我是支部书记,我带头干。”简单的话语,却是毅然坚定的决心和态度。这句话,让毛德荣受益一生。受父亲的影响,成为*员是毛德荣自小的梦想。年,在极其困难的时期,毛成杰创办了毛湾村小学。没有教师,毛成杰便将正在读书的儿子从课堂上拽出来,拧上讲台,让毛德荣成了一名民办教师。这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毛德荣做了胃穿孔手术,再不能站在讲台上,让自己准备上大学的儿子当了民办教师。终其一生,他都是一名民办教师,但他更是一名共产*员!三尺讲台,却倾注了他的无限*心。毛德荣当民办教师的时候,正是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吃穿紧缺。他对村上的孩子关爱有加。毛家湾村现任村副主任毛焕杰便是毛德荣的学生。那时候,毛焕杰的家里穷,吃不饱,穿不暖,随时都有辍学的可能。毛德荣变着戏法带着毛焕杰到自己家里吃饭,以此减轻毛焕杰家里的生活负担,“*员就是要为人民大众帮忙做事,即使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员”。毛焕杰说,是毛德荣老师的悉心教导和感召,让他对*充满感激和向往。后来,毛焕杰入*。他的入*介绍人就是自己的老师毛德荣。师德*心,教化育人;德泽广布,*心相传。时代隆替,精神赓续;付出见初心,成效映使命。历史的天空,群星闪耀。毛麟章、甄富堂、蒙之廉等革命先烈和毛得功等革命先辈,让榜罗的名字更加灿烂。站在百年历史节点上,回望这段*史,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改写着历史,不断改变着榜罗乃至通渭的面貌;他们,留给后来的榜罗和通渭更多的历史启示和*性*心,让红色的革命信念和优秀的*风信仰在这片土地上蓬勃而坚定地生长。他们离开了,他们更留下了。更多的后来人传承着他们的红色基因,在新的时代里,赓续共产*人的精神血脉,围聚在鲜红的*旗下,在闪耀的*徽里,俯身群众,献身使命,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将*和人民的事业装在心里,扛在肩上,坚定而自信地走向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通讯员张虎强)

编辑:王卓香责编:刘祥龙编审:*文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榜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