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通俗来说就是突出的“小肉球”,医学上专业的描述是赘生物,它们常常生长在胃肠粘膜表面,胃肠息肉包括增生性、炎症性、错构瘤性、腺瘤性、绒毛性等,多属于良性肿瘤的一种,具有一定的恶变倾向。
发现胃肠息肉并予以内镜下切除是预防息肉恶变的重要措施,也是消化内镜医生工作的重要内容,许多患者从这个治疗中收益匪浅。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不是所有“息肉”都能切除!
这里看到一枚特殊“息肉”
最近,医院滇池院区胃镜医生在做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了一枚特殊“息肉”。内镜下它看着像一枚无蒂的、直径约0.5cm的息肉,它没有正经的息肉那样威武强大,看着似乎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软踏踏的趴在那里,少许表面粘膜发红,发红部位见星芒状样开口,经NBI染色(一种内镜电子染色)后观察其表面结构和周围粘膜似乎没区别,这种不寻常引起了医生的高度重视,于是再次予以靛胭脂染色(一种内镜化学染色方法),奇怪的是,染色后该病灶和周围的粘膜是一样的,病变表面并没有蓝色色素的沉着。这会是什么呢,检查医生在大脑里飞快思索可能的病变: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囊肿?肿瘤?或者是肠壁外压进来的东西?
现在情况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能做切除术,亦或是活检取材。因为诊断是一切治疗的前提,只有诊断弄清楚了,才能药到病除,手起刀落,治愈疾病。
为了查清病情,不让病人有负担,检查医生立即联系专家,很快省一院专家的会诊意见就回来了,这确实不是息肉,而是一个比较稀有的东西:消化道重复畸形的一种——憩室内翻。
消化道重复畸形
消化道重复畸形是指附着于消化道系膜侧的,具有与消化道相同特性的球形或管形空腔肿物,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先天性畸形。可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但以回肠发病最多,其次是食管、大肠、十二指肠、胃、直肠等。可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反复暗红色血便或鲜血便,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部分患者还可有肠梗阻、肠套叠、穿孔等并发症,如果有严重的并发症,需手术治疗。
自然光下的病变
NBI染色
靛胭脂染色
真正息肉NBI染
憩室,则是胃肠管壁的薄弱区管壁全层向外突出的囊袋状,其内及附近的黏膜形态正常,称之为憩室。由于它内翻时很像息肉样隆起,如果不慎切除或活检取材,就会造成穿孔,穿孔后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就会造成腹膜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
本例患者很幸运,经治医生的谨慎、会诊专家的专业、诊断报告清楚,临走告别时,患者开心地说:“医院,可以睡个放心觉了!”
认真负责的医生在哪?
9月7日在这里都是大牌专家哦~
脾胃有她
陈霞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云南省第五届优秀青年中医,医院中青年业务骨干,兼任中国专科专病理事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病委员会委员、全国民族医药理事会脾胃病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青年委员、云南省中西医结合消化病委员、云南医师协会智慧医疗分会常务委员、云南医师协会胰腺分会委员、云南医师消化分会委员、云南女医师协会脾胃肝胆分会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专业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诊治功能性胃肠病、食管炎、消化性溃疡以及肝硬化等。
9月7日活动,部分专家义诊号告急!想来的赶紧预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