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之后打过东山岛战役,保卫着新中国。
年10月至年5月,他参加过几十次核试验任务,是中国首次原子弹、氢弹和战略导弹核武器试验的亲历者。
暮年,他回到家乡莆田为父母购置墓碑时,在结账发票的背面写道:“戎马图报国,解甲陪双亲。”
……
他就是有着60年*龄的“两弹一星”英雄、马兰创业元老一代*晞,年12月出生在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东里巷,现居住在晋江市安海镇。莆田*滔祠管委会代表今年4月去看望他时,才了解到这位鲐背之年老人是隐姓埋名的英雄,是“家乡的骄傲”。
“八一”建*节来临之际,记者特地前往晋江拜访今年91岁高龄的*晞。
(今年91岁的*晞近照。)
走进*晞家中,记者看到,这位九旬老英雄尽管上了年纪,但在女儿们的精心照料下,依然精神矍铄。
在客厅,大立柜里摆放着纪念章、老照片等。其中,镌刻着“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40周年”的纪念牌格外醒目。柜子里还有一张珍贵的合影:年10月,聂荣臻元帅接见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全体科研人员,*晞站在第四排正中间。
*晞女儿*薇、*丹香看着照片说道,父亲年轻时干着惊天的事业,作为女儿却一直都不知道。母亲去年去世,家人整理遗物时才发现这些珍贵的照片、纪念章、奖状、喜报等。她们最近把照片翻拍冲洗出来,把奖状、喜报挂在墙上,牢记父亲为建设强盛的新中国作出突出贡献的光辉岁月。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步入*晞卧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墙上的这一行字。而满墙的奖状、喜报和各种老照片,是他为祖国奋斗一生的缩影。最上方是一张用汉语和维吾尔语书写的奖状,仿佛诉说着当年*晞及其战友们如何在艰苦环境中战严寒、斗酷暑,精益求精地完成每一次任务。一份泛*的喜报中写道:“*晞同志在一九六四年执行任务中积极努力,艰苦奋斗,英勇顽强,成绩显著。业经批准荣立二等功,这不仅个人光荣,全家光荣,也是全*光荣。特向*晞家庭报喜。”落款时间为年10月16日,这天正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日子。年11月,他因参加导弹核武器的研究试验成功,再次荣立三等功。
(立功证书等各类证书)
“这段光荣历史,我们是去年才知道,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跟我们讲过这些事。”*晞小女儿*若楠从一个包里拿出荣誉证、立功证、工程师证、*官身份证、*费证等说道,这就是父亲传给家人的宝贵“财产”。记者从中得悉,*晞获得二等功一次、三等功5次、全*通令嘉奖一次、五好干部一次、先进工作者一次,共9次立功获奖,其中7次是在中国核试验部队获得的。
这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真英雄!
“我是研究原子弹的。”在*薇打开的一段手机视频中,*晞老人铿锵有力地回答着家人提问,让人为之动容。
(年轻时期的*晞)
在东里巷内,一座有余年历史的*滔祠坐落其间,这是*氏的祖祠,也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晞小时候就在这里生活。年8月,时年21岁的*晞从莆田私立砺青中学携笔从戎,后在参加东山岛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因其表现优异被送入中国人民解放*化学兵学校学习,年3月大学毕业后到沈阳*区防化*事教导营工作。年,他被选调为中国第一批核试验研究的国防科技工作者,跟随部队进入*罗布泊,成为共和国第一代核试验人。
年,*晞被选送到哈尔滨*事工程学院进修3年。年,他担任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工程大组长,在“两弹一星”总指挥张爱萍将*的领导下,参与原子弹、氢弹、导弹等研究和试验工作。从此,他严守国家保密规定,“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扎根大漠,一干就是25年,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书写着“马兰精神”。
刚到核试验基地即马兰基地时,有七八个月时间,*晞和他的战友们只能睡帐篷、地窖。荒无人烟的戈壁滩,盛夏地表温度60摄氏度,胶鞋底都被烫得变形;严冬气温骤降到零下40摄氏度,滴水成冰,呵气成霜;狂风大作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阵风裹挟沙土吹来,吃的饭经常一半是米、一半是沙。由于生活条件艰苦,*晞胃穿孔大出血,不得不动手术切除五分之四的胃。术后,医生叮嘱他要静养一段时间,但他病情稍有好转即又投入研究工作。
*晞所在的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第二研究室,是最核心的技术团队。第一次原子弹试验装置布放,就是该研究室完成的。年10月16日,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晞和战友们冲锋在前,冒着生命危险,第一时间冲入爆炸区取样,记录数据。
回忆起当时的情形,*晞显得很激动。
该研究室在历次核试验中,共获国家级和部委级科技成果奖80余项,并被中央*委授予“勇攀科技高峰研究室”荣誉称号。
时代的英雄,总是让人肃然起敬。
在*晞扎根戈壁滩、参与研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期间,家乡没有任何人知道他在哪里、在干什么。
*滔祠管委会负责人、78岁退休大学教师*章坤说:“以前只听说邻居*晞去当兵,谁知他竟然参与研究原子弹。这真是家乡人的骄傲。”
“父亲从未向我们提起当年的事迹,我们整理他的资料时才知道,为了研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父亲5年没回家,爷爷奶奶去世时也无法回来见最后一面。”*薇姐妹告诉记者,儿时,父亲对她们来说,只是个非常遥远、陌生但却又十分光荣的代名词。在依稀的印象中,她们只知道父亲是解放*,在遥远的地方执行任务。每年新春佳节,家里都要贴“光荣之家”“一人参*、全家光荣”的春联。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穿上*装卫国,脱下*装建设国家。
年,时任中国核试验基地研究所第二研究室首任副主任的*晞惜别33年的*旅生涯,从部队转业到晋江,并选择了去科委工作。作为国防科技工程师的他认为,从事科技研究,只有发挥所学所长,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建设。
*晞虽然人在晋江工作,但十分热爱家乡。转业后的每年冬至,他都会回到莆田,祭扫双亲,看望姐姐。他看到*滔祠有些破旧,就捐款修缮。市文化学者*国华告诉记者,从年开始,*晞经常捐款,支持家乡建设,目前已累计捐款10多万元。这种爱乡情怀,令人感动。
峥嵘岁月,永不褪色。女儿们起初对这些捐款都不知情。她们说:“虽然家中受益于改革开放逐渐富裕起来,但父亲的生活依然简朴,这些捐款都是他一点一点省吃俭用存下来的。父亲一直保持着艰苦奋斗作风。在部队拍的老照片中,他身着*装,裤子上还打着两块大补丁,十分显眼。”
(*晞儿孙们以“戎马图报国”为家训。)
今年3月,央视八套首播电视剧《有个地方叫马兰》,讲述了20世纪60年代初原子弹试验期间发生在马兰的故事。*晞的女儿、女婿们说,看了这部电视剧,他们感悟到当年老一辈为了研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爱国情怀,也仿佛看到了父亲昔日的身影,深受感动,热泪盈眶。父亲时时刻刻用“马兰精神”鞭策着自己,也以这种精神教育后辈,让红色基因更好地传承下去。采访时,今年6岁的*晞曾外孙潘佳晟自豪地说:“我的外太公叫*晞,他是研究原子弹的,我长大了要做他那样的英雄!”
莫道无名,人心是名。
“为了祖国的核事业,一批才华横溢、风华正茂的科技英才,甘愿牺牲家庭幸福,分居两地几十年,从四面八方,集聚罗布泊,研究原子弹,为我国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我们理当永远铭记。”*薇说,回首父亲往昔的峥嵘岁月,是希望年轻一代能记住老一辈默默奉献的一生,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如今,“戎马图报国”已成为*晞家训,用石头雕刻竖立在大门前。
湄洲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湄洲日报记者吴伟锋见习记者蔡蕊文/图
编辑:许晓玲值班主任:陈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