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彭士禄
作者:李璐璐
噩耗传来,中国著名核动力专家、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彭士禄于今日12时36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生前,他特意叮嘱丧事从简,并希望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他曾经工作多年的葫芦岛海域。
直到去世前,彭士禄依然放不下他为之奉献一生的事业。
彭士禄是革命烈士彭湃之子,也是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环球人物》记者最后一次见到彭士禄,是在年春节前不久。当时,医院住了许久。彭士禄的女儿彭洁告诉记者,因为疫情,家属已有一段时间无法去探望,只能通过手机视频和老人通话。那天下午,彭士禄睡了午觉醒来,躺在病床上看电视,护士时不时喂他吃一点巧克力。因为曾经做过胃穿孔手术,彭士禄的胃已经严重萎缩,无法吃任何固体食物,只能通过插管输入营养液,偶尔才被允许吃一点巧克力尝尝味道。镜头前,老人的精神看起来不错,还和记者打了招呼,又和女儿简单聊了几句家常。好久没见到女儿的彭士禄对女儿说,想她了……
没想到,那次采访之后仅两个多月,彭老去世的消息便猝然而至,令人扼腕痛心。
彭洁含泪告别父亲,她说:“老爸,您走的是那样的平静、安祥,那样的有尊严!”她带着依依不舍的泪水和绵绵不断的思念,回忆着陪伴父亲一起度过的时光。
那一桩桩、一件件、一帧帧、一幕幕的往事,闪现在所有人眼前。今日再次刊发当时的报道,以示怀念。以下为报道原文:
“我的心愿就是,希望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须发皆白的彭士禄对着镜头说了这么一句话。这位96岁的老人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见证了中国轰轰烈烈的发展。建*百年之际,《环球人物》记者拜访了彭士禄。为国贡献了大半生,看到新中国今天的发展,九旬老人很是欣慰。
颠沛流离的烈士遗孤
彭士禄的童年,在颠沛流离中度过。
革命先烈彭湃牺牲时,彭士禄只有4岁。他说,那时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一个下着瓢泼大雨的漆黑夜晚,奶妈背着他不停地跑啊跑,而他吓得哇哇大哭。奶妈跟他说:“你别哭,别出声。”
后来他才知道,这一天,彭湃领导创建的海陆丰苏维埃*权遭到重创,敌人到处疯狂镇压、屠杀,扬言要把彭家人斩草除根。年幼的彭士禄慢慢明白,活下去,就是自己的目标。
·彭士禄父亲彭湃。
此后,彭士禄开始了隐姓埋名的逃难生活。
为躲避国民*反动派的追捕,他被带到潮安,在革命群众家里辗转寄养。彭士禄的女儿彭洁告诉记者:“我父亲说他记得有一天,来了两位叔叔接他去瑞金,途中遇到国民*盘查,这两位叔叔就被抓走了。7天之后,他们在广东的梅县被国民*杀害。后来父亲才知道,这两位叔叔是东江特委的负责人,为了保护烈士遗孤,两位优秀的共产*人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我父亲常常感慨*和人民对他的关爱。”
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彭士禄说:“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的,老百姓对我,比对自己的亲儿女还要亲。我有20多个‘爸’‘妈’,他们都是贫苦善良的农民,对我特别厚爱。平时他们吃不饱,我吃得饱;逢年过节难得有点鱼肉,我吃肉,他们啃骨头。我曾经在潘舜贞姑妈家里住了很长一段时间,她的儿子是红*游击队长,家里就是地下交通站。当时,全村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很艰苦,自己的子女都上不起学,可乡亲们还是一起凑钱把我送进了学堂。我还有个渔夫爸爸,时常用打来的鱼给我换潮州柑吃……”
在东躲西藏中,年,由于叛徒出卖,彭士禄不幸被敌人抓获,年仅8岁的他被关进了潮安县监狱,不久又关押到汕头石炮台监狱和广州感化院,直到年出狱。然而,一年之后,国民*反动派又一次将他关进了监狱。两次牢狱之灾让彭士禄吃尽了苦头,但狱友都尽力照顾幼小的他。经过多方积极营救,彭士禄终于再次出狱,被祖母带去澳门和香港读书。
在香港,彭士禄渐渐了解了自己的身世,萌生了参加革命的念头。年夏天,彭士禄离开香港,到惠州的平山参加了东江纵队,直到被中共地下*组织找到,将他送往延安。
途经重庆时,彭士禄见到了周恩来和邓颖超。周恩来亲切地抚摸着他的头,弯着腰搂住他说:“孩子,终于找到你了。”还鼓励他要好好学习,到延安后要无条件服从组织分配,努力参加革命斗争。周恩来还提到了他的父亲彭湃,周恩来当年从法国留学回来,彭湃到码头迎接,还把自己的床铺让给了周恩来,他们之间的友谊非常深厚。
难忘的延安岁月
年底,彭士禄被护送至延安,进入青年干部学校少年班,后又进入延安大学中学部学习。彭洁告诉记者,刚读中学时,彭士禄学习很吃力,因为他过去只读过两年书,上课听不懂,尤其是数学基础很差,甚至搞不懂什么是sin、cos。在老师的鼓励下,彭士禄下苦功学习,在期末考试时,就赶上了进度,获得“优秀”评语。
·彭士禄曾就读过的延安自然科学院。
年春天,延安大学和中学部需要调派一医院当护士,彭士禄立刻报了名。医院建在一个窑洞里,设施非常简陋,彭士禄和其他医护人员每天给伤员换药、清理、洗衣做饭,由于干活勤快积极,他被评为模范护士。然而,彭士禄自己却病倒了,被诊断为肺结核。“当时药品匮乏,肺结核被视为不治之症,但我父亲一点都不怕,医生叮嘱他要卧床休息,可他照样游泳、爬山,没想到两个月后,他的病就好了。”彭洁说。
重新回到学校读书的彭士禄担任了第四学习小组组长,他带领同学们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说:“我们的父母经过残酷的斗争,有的流血牺牲了,才换来这个学校,要是不好好学习,怎对得起自己的父母,对得起*?”他的话打动了大家,很多人掉下了眼泪。于是,第四小组的同学在他的带领下互帮互助,一起学习进步,很快成为了全校的学习模范。
那时候,除了学习,大家也要干活,不仅人人要种地,也要纺线织袜子、织衣服、弹棉花,甚至做牙刷。彭士禄总是一马当先带头干活,有一次挖井时,眼看天要下雨了,他把衣服一脱就跳下了井,麻利地挖了起来。学校开展文艺联欢活动,彭士禄用马尾巴做了一把琴,进行二胡演奏。
很快,彭士禄和第四小组的先进事迹登上了年7月5日的延安《解放日报》。年8月1日,作为模范护士和模范学生的彭士禄,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并破例免去了预备期。
几十年后,有一次彭士禄参加延安校友会,一位校友跟他开玩笑说:“你就是彭士禄啊,你的大名我们早就知道了!当年老师要求我们把《解放日报》上你的事迹全部背下来认真学习,你可把我们整苦啦。”
延安的生活给彭士禄留下了深刻印记,影响了他的一生。他时常说:“延安圣地培育了我自力更生、艰苦拼搏、直率坦诚的习性。”
“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
抗战胜利后,彭士禄分别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大连工学院学习。年,他通过考试以优异成绩赴苏联留学,先后在喀山化工学院化工机械系和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学习。在这期间,彭士禄结识了留苏的中国学生马淑英,二人在异国他乡相知相恋,后来结为了夫妻。
20世纪50年代,国际核武器迅猛发展。年,美国核潜艇试验成功,作为最先进的海*装备之一,苏联等国也先后拥有了核潜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急需核动力人才。
年,彭士禄以全优的成绩获得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优秀化工机械工程师”的称号,正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值陈赓访苏,挑选部分学生攻读核动力专业,成绩优异的彭士禄被选中。于是,他又在莫斯科动力学院进修了两年核动力专业,回国后被分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工作。
·彭士禄留苏时在莫斯科广场。
年底,中国开始了核潜艇研制。然而,苏联以技术复杂、中国不具备条件为由,拒绝为研制核潜艇提供援助。毛泽东主席批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彭士禄和同事们深受鼓舞,迅速投身到核潜艇研制中。可是,由于技术和资金的缺乏,导致核潜艇工程下马。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二年,周恩来总理召开中央专委会决定核潜艇工程(代号09工程)重新上马。消息传来,时任潜艇核动力研究所(所)副总工程师的彭士禄激动万分,他主持核动力装置的论证、设计、试验以及运行的全过程,再次带领团队投入核潜艇研发中。
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缺乏核潜艇资料,科研人员大多只会俄语看不懂英语,彭士禄就组织大家学习英语,一边学习一边看英文资料,参考国外核电站的理论研究、方案设计以及核动力装置等基本情况,以最快速度完成陆上模式堆方案。
年,中央专委和中央*委批准了陆上模式堆的建造方案、地点和协作关系,决定建设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基地(代号)。彭士禄、赵仁恺、符德璠被任命为基地副总工程师,彭士禄为技术总负责人。年7月18日,毛泽东签署命令,要求成都*区派一名师级干部和一个工兵营进驻基地,加强基地领导和模式堆建设,即“7·18”批示。
不久后,八千*民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西南大山深处,开始了轰轰烈烈的陆上模式堆建设。
·彭士禄(前右二)与聂力(中)在工厂调研。
核潜艇研发期间,为了建立反应堆物理的计算公式,在只有极少量的计算机、手摇计算器和计算尺的条件下,彭士禄等科研人员日以继夜计算了十几万个数据。他基本上吃住在实验室,很少回家,一天24小时投入工作,困了就随便找个地方睡一会儿,也就是在这期间,他落下了严重的胃病。
陆上模式堆满功率运行试验成功后,彭士禄立即带着数十名科技人员奔赴核潜艇造船厂,参加核动力装置的安装、调试。年12月26日,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第二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首次驶向试验海区,进行航行试验。彭士禄亲自跟着核潜艇下海,出发之前他对妻子说:“到时候万一我喂了王八,你可别哭。”
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加入海*战斗序列,中央*委发布命令,将其命名为“长征一号”,舷号为,并授予*旗,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研制第一代核潜艇的四位总师。左起:赵仁恺、彭士禄、*纬禄、*旭华。
“长征一号”核潜艇正式交付海*服役后,彭士禄前往葫芦岛核潜艇制造厂进行后续的安装调试工作。有一天,他感到胃疼难耐,被诊断为急性胃穿孔,这次生病,让他切除了3/4的胃。
在研制建造核潜艇的同时,彭士禄还推动了中国核电站的建设。20世纪80年代,彭士禄从*工转入民用领域,在担任大亚湾核电站筹建初期总指挥期间,提出了大亚湾核电站的投资、进度、质量三大控制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提出了核电站建设的时间价值观念,写出了《关于广东核电站经济效益的汇报提纲》,计算了核电站的主参数及经济计算,为大亚湾核电站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由于在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卓越贡献,彭士禄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晚年的彭士禄回忆往昔,说:“我这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
“心中永远属姓‘百家姓’”
在彭洁的心中,对父亲的了解是随着自己的成长而增加的。“小时候很少见到父亲,我们原来住在北京化工学院,只有周末才能见到父亲,有时候他会带我们去公园游玩,后来为了支持父亲的工作,母亲带着我们搬到四川,就几乎见不到父母的面了。”
“您那时候知道父亲在干什么吗?”
“只知道他们在忙工作,但不知道在忙什么。那时候印象里有两组数字:“”和“7·18”。后来才知道这两个数字代表着什么。”彭洁说:“我们在四川住了两年,父母一直在一线工作,很少回家,我们平时全靠邻居的叔叔阿姨照顾。有一次我生病了,浑身特别难受,当时家里只有我和哥哥俩人,我就打医院。医院一个值班阿姨接了电话,不一会儿她就背着小药箱来到我家,给我打针吃药,还给我熬了粥。阿姨一连来了3天,直到我病好。在这期间,她一直都没有见到过我的父母。”
随着年龄的增长,彭洁慢慢意识到,父母的工作不是一般的工作,而是很特殊的工作。长大后,她才知道了父亲是干什么的。“我是既惊讶又自豪,原来我的父亲为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做过这么多贡献。”子女以彭士禄为榜样,但彭士禄对子女的疏于照顾怀愧在心。“有时说起我们小时候的事,父母都会掉眼泪,觉得亏欠了我们。”
彭士禄退休后,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才多了起来。“慢慢地,我们做儿女的和父亲的接触多了,对他的了解也更深了。很多人问我,父亲在你心里是什么样的?我说,我觉得父亲在我心里像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他有时候说一句话、做一件事情都会对我产生深刻影响。”
·彭士禄夫妇与孙女、外孙女在一起。
彭士禄在自述中说:“坎坷的童年经历,磨炼了我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几十位‘母亲’给我的爱抚,感染了我热爱百姓的本能。父母把家产无私分配给了农民,直至不惜生命,给了我要为人民、为祖国奉献一切的热血。延安岁月给了我坚定的革命信念……总之,我虽姓‘彭’,但心中永远属姓‘百家姓’。”
原载于《环球人物》年第3期,原标题为《彭湃之子彭士禄,90载“深潜”人生》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