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TUhjnbcbe - 2021/4/13 14:51:00
儿童白颠疯怎样治         http://m.39.net/pf/a_6731900.html

这是沧海晨星的第9篇文章

可能很多人没有留意到,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乡村振兴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决心之大前所未有,未来之措施力度亦可想见必将前所未有。这是令人兴奋的,更是令人欣喜的!会议强调,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是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石”。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我是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对农村有着深深的依恋。对于农村正在发生的巨变,也颇有感触。有些方面,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所以,听到*中央将乡村振兴提到如此战略高度,是发自内心地高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耕文明为核心的文明,农业农村农民从来都是中国的立国之本。这是与大自然赐予这个民族的天然地理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乡村兴旺,国家才有长期兴旺的基础。若乡村凋敝,则繁华时代也终究是空中楼阁。如今的农村,经历了三次重要的基础性崩塌,面临着三种严重的缺憾,并且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因而,乡村振兴之深度、广度、难度前所未有。若干年前,我曾经偶尔读到过一篇文章,题目和作者都不记得了,但大体内容印象深刻。它讲的是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的影响。废除科举制度,无疑是载入史册的中国近代进步事件,我们几乎很难听到对这一事件的否定性观点,但这篇文章不同,它虽然也整体上肯定事件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提出了它的负面影响。其中有一点,就是关于农村的。我国农村以往一直有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父老乡亲不管家境如何,都将教子读书放在极重要的位置。村里有私塾,有先生,有乡绅,有告老还乡的官宦,共同渲染了耕读文化氛围。这种传统,为古老乡村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土壤。而这种传统,其实是与科举制度有紧密联系的。科举制度,设计了一座架在读书人与入仕报国之间的桥梁、直通车。任何人,只要从小认真读书,就有可能一步步由秀才、举人、进士达到理想的境地。治国安邦、经世济民、出将入相、光宗耀祖,都与此息息相关。尽管这条路很窄,真正能出人头地的人凤毛麟角,但它提供了这样一种实现梦想的可能。而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它对参加考试者的身份不作限制。城中人可以考,农村人也可以考。公庠学生可以考,私塾学生也可以考。十八岁可以考,八十岁也可以考。这就不仅为农村学子奋斗提供了路径,而且也为私塾文化、耕读文化、乡绅文化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因为有这样一条“鲤鱼跃龙门”的道路,所以为身处农村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希望,因而便培育了一种重视读书、不懈读书的传统。有志于入仕报国的乡村中人,边耕边读,可进可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科举制度废除后,代之以通识教育,教育之目的不再是入仕报国,不再是出人头地,而是让人获取知识,获取技能,获取全面的发展。无论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毕业,都与当官没有任何直接联系。这样当然是进步的,不仅有助于全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也有助于个体择业的广阔、生活理念的多样等,好处是很多很多的,但这样没有明确终极导向的教育制度,也使得教育本身的吸引力有所下降,特别是在农村的吸引力有所下降,同时,教育的分科化、专业化也使得私塾教育几乎成为不可能,至少是难以为继了。如上种种,便致耕读文化在农村渐渐失了传承。私塾、乡绅等关联性文化也日渐式微,终至无影无痕。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那时候,人民公社废除不久,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所建立的农村公共服务基础犹在。每个乡镇都有五六七八所小学不等,有自己的两三所初中,大的乡镇还设立了片区高中。孩子们读书不用进城,不用长途跋涉,教育质量也比较均衡。村里有赤脚医生,村民们普遍信任,视之为有文化的人。乡镇有卫生院,基本的看病条件都具备,医生护士水平也不错。小学时,我患过肺结核,打了一年多的针,天天哭着喊着跟医生捉迷藏。初中时,我得了胃穿孔,又是一顿猛治疗,但也没有去县城,就在镇卫生院就解决了。后来,小学合并了。再后来,教育质量下降了,升学率不行了,教师队伍流失了,学生进城读书了。初中减少了,高中倒闭了。几乎同时,乡镇卫生院也一天天房颓屋倾,无人问津了。还有供销社、信用社、邮电所、农机所、畜牧站、文化站……反正,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就衰微了。说起文化站,还想再补充两句。小时候,我们村中心有一个文化站,每到晚上,又是唱歌,又是朗诵,又是跳舞,又是二人台,好不热闹!我那时候太小,很多事儿都只是脑海里留下些浮光掠影的印痕。依稀仿佛中,总能回忆起五姑唱唱跳跳从文化站回到奶奶家里时的兴奋与喜悦。后来听父亲说,文化站那时真是非常地有凝聚力和吸引力!从前,我出生的北堡村隶属于野峪乡,乡*府不大,简朴,没架子,乡里的十几个小村庄对它很有归属感。大家出门在外,都自称是野峪人。后来,来了一轮乡镇合并潮,可能是为了精兵简*,减少财*负担,但是,新的乡*府离得好远,一时半会儿也培养不起感情来。我们的心里还是默认着自己是野峪人。吃财*的人固然少了,但管事的人其实也少了,该管的事有些就管不过来了。从文化,到公共服务,到组织能力,一次次的基础性崩塌,使得农村越来越散漫,越来越有气无力。村里能走的人都走了。过年时,热闹两天,余下的时光都很冷清。更深刻的变化还是发生在经济领域。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经历了由集体经济向个体经济,再由个体经济向集体经济的转变,只不过,过去的集体经济是人民公社,是一大二公,现在的集体经济是股份制、企业化。如今的这种变化,初衷是为了提高农村经济的集约程度,提高产能效能,在经济大环境好的时候,固然不错,但如果经济大环境不佳,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窘境。与此相伴随的,是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我不懂经济,但总觉得这其实有点冒险。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覆灭,都有一个共同的基本的原因,就是土地兼并。土地大规模集中,会拉大贫富差距,加剧阶层对抗,涌现无产流民,引发激烈动荡。如果为了经济效率而忽略*治隐忧,那肯定是得不偿失的。不过,我的确是外行,我能想到的,大人们肯定早已经想到了,也许现在的*治经济社会情况根本不同于古代了吧。不管怎么说吧,这场深刻的农村经济变革,审慎点儿总是应该的。乡村振兴还处在一个城镇化的过程中,也处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口流动规模中。打工人生,对农村的深刻影响,是历史性的。这样的一个过程,使得农村不仅是文化衰微、基础落后、组织涣散,而且也失去了乡亲的凝聚力、宁静的吸引力。也就是说,人心变了。我们难以回到甘守清贫、静享宁静的自在生活中了。面对这样的种种问题,如何有效实施乡村振兴,真的是需要动番脑筋的,需要我们跳出历史,面对现实,有针对性地开些个顶层设计的方子。繁荣文化,是必须的,但要繁荣什么样的文化,怎么繁荣文化,可能不是恢复耕读文化那么简单(没有了根基,没有了指挥棒,也很难一厢情愿恢复)。繁荣文化,肯定也不是简单地建学校,建图书馆,唱大戏,扭秧歌那么简单。所有的内容都必须有合理的逻辑、内在的哲学基础和清晰的人文方向,关键是我们要在农村建立什么样的文化。公共服务建设,是必须的,但花钱建设是一回事儿,能长期营运下去是另一回事儿,留得住人才更是另一回事儿。这显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当然,修路,通网,这些事一定是需要的,而且会带来许多的溢出效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更是必须的,然而,过去农村青年人多,容易选拔人才,也有朝气,有干劲,有活力,现在如果不能解决把人留住、把人吸引回来的问题,也就无从解决基层组织薄弱的问题。吸引人、留住人,终究还是得靠事业、靠经济发展。每个农村都要有自己的特色经济,有自己的长处,或者特产,或者商品,或者旅游,或者文化,或者农家乐,一定要有所奔头。还有,就是农村的软环境,包括现代化、人性化、良好的*商关系、营商环境等。所有因营商环境不佳而发展滞后的省区市县案例,在乡村振兴中都可能再一次遇到。总而言之,乡村振兴是在一个新的环境、新的时代下进行的乡村振兴,这就必然要求有新的战略思考和设计。*和*府中人才济济,一定能够集思广益找到最好的实施路径。我们无需担心。我只是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写点浮浅的文字。宿正伯

有一日,破茧成蝶

1
查看完整版本: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