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传统中医治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一种体现,在内经及其他中医典籍中的案例比比皆是。
《素问·病能论》
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
岐伯曰:此同名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写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
这是在内经中对同样疾病不同治法的论述,同一个疾病因为体质不同,病因不同,病位不同,症候不同,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如泄泻一病,根据病情的差异,制定不同的治则治法。《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泄九法,即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西医虽没有复杂的辨证论治诊疗思维,会分析病因细菌?病*?抑或是消化不良?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还会根据是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情况,而决定单纯口服药物,还是需要静脉补液。
浮针临床对同病异治运用更是灵活多变,如腰间盘突出症,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寻找不同的患肌。
如表现在腰痛,弯腰加重,可能需要找竖脊肌,腰方肌等;翻身腰痛找腹斜肌、腰方肌等;腰痛不能甩胳膊,不能投降姿势,那就要查找背阔肌看看。
如果变现为臀部下肢疼痛麻木,就要重点找下面的患肌,如果相关患肌较多,可以先在胫骨前肌、腓骨长肌、小腿三头肌等处远程轰炸,快速的消除区域内患肌,然后再找前面的股四头肌、阔筋膜张肌;外侧的臀中肌;后面的股二头肌、半肌和臀大肌等。
我们看到腰间盘突出症,不问青红皂白就腰上一顿猛扎,这是会闹笑话的。曾经治疗一位大姐,主要表现为小腿酸胀牵扯3个多月,医院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经著名专家针灸50余次,据了解该专家治疗只针腰部,可能专门盯着腰椎间盘的缘故,结果未见好转。浮针治疗找患肌为小腿三头肌,治疗一次症状缓解,后来专程报喜,并保持良好。
关于“异病同治”内经中虽没有专门的诠释,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不同的疾病如果病机相同,也会用相同或相似的治疗方法。
如肝气郁结的乳腺增生、月经不调、慢性胃炎、抑郁症等临床病症如果辨证为肝郁的话,都可以用逍遥丸;中气不足中气下陷的胃下垂、子宫下垂、慢性胃炎、慢性腹泻等都可以用补中益气丸;还有伤寒经方的某某症,如具备小柴胡汤证的感冒、肝胆疾患、肠胃疾病等,都可以用小柴胡汤加减处之。
西医临床某些肺炎、急性肠胃炎、还有其他炎症,如果细菌培养?药敏,对某一种抗生素敏感,就可以用这种抗生素啦。急性胃穿孔、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宫外孕出血、机械性肠梗阻等病出现急性腹膜炎指征,外科都会针对性的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或修补之,或切除之,当然还会补液抗感染维持生命体征。
“异病同治”在浮针临床更是非常常见,如遇到慢性肠炎、前列腺疾患、妇科月经不调、痛经等泌尿生殖系病痛,可以在腹直肌、腹斜肌、股内收肌群寻找患肌;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可以在腹直肌、腹斜肌、膈肌寻找患肌;头面五官疾患如面瘫、眼底*斑变性、耳鸣耳聋等问题,可以在胸锁乳突肌、斜角肌、头颈夹肌等部位寻找患肌。
浮针临床经常出现这样有意思的现象:治疗慢性肠炎时顺便把月经病治好了;治疗便秘后,患者悄悄的告诉医生多年的漏尿好了;治疗慢性胃炎后,曾经的慢性胆囊炎进食鸡蛋或油腻不再发病;治疗胃病时竟然把失眠改善了;治疗颈椎病后*褐斑随之消失......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主要一个“辨”字,临床上没有完全相同的病,所以治疗要随机应变;临床也要寻根问理,总结规律,在不同之中找类似。
浮针临床,患肌是浮针的唯一敌人:同一个疾病,患肌不同,治疗方案不同,不同的疾病,患肌相同,治疗方案差不多。我们称为:随“肌”应变。
随机(肌)应变,既体现了浮针医学以肌为本的整体观,又展示了个体化治疗的辨证论,遵道和辨肌相得益彰,指导我们有原则又灵活的处理临床病症。
正所谓
浮针医学赞
遵道辨肌全
大道多至简
随“肌”要应变
灌注扫散先
患肌就服软
血液营养至
机体修复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