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为什么中国人容易得胃病
TUhjnbcbe - 2021/3/9 17:25:00
江湖传言,中国人更容易得胃炎甚至胃癌。这,是真的吗?很不幸,答案是,的确这是真的。从上表中可以看到,中日韩胃癌患病率稳居世界前三,而且比例远超其他国家。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抗癌日,今天我们来分析为什么胃癌以及其他胃部疾病在中国发病率如此高。“胃炎,胃溃疡,请用XXX”相信这样的广告语已经深入人心。在药企不断做广告让国民为药物买单的同时,其背后折射着现代中国社会胃病人群日益庞大,恐将成为‘国民级’疾病。《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居民致死原因统计对比后发现,胃癌虽然总体发病率和致死率不如肺癌,但是在20-25岁的年轻人群中,胃癌的发病率部分高于肺癌。为什么会这样呢?回想一下大多数中国人平时的饮食习惯,就能看出端倪:煎炒烹炸的烹饪方法,冷热辛辣的各种食物,吸烟喝酒的刺激,饥一顿饱一顿的饮食规律,都让胃黏膜表面的保护粘液被消耗。当消耗速度快于更新的速度时,胃液就开始直接作用于胃部表面,从而造成胃炎、胃溃疡、胃穿孔,乃至胃癌。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发表的-年全球癌症趋势检测报告中显示,中国胃癌5年生存率仅为35.9%,和同为亚洲国家的的日韩两国则分别为60.3%和68.9%。

为什么中国人胃病五年生存率如此低?

虽然世界上一半的胃癌发生在东亚地区,因为东亚的日本和韩国同中国饮食结构类似。但是他们的胃癌五年生存率却比中国高出不少,原因在于以下其三:第一:相较于韩国日本,或者跟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于胃部疾病一直采用门诊机会性筛查。换句话就是说等患者自医院筛查,因此早期诊断率仅为10%,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胃癌5年生存率出现明显的差异。第二:中国胃病自诊自治现象普遍。由于国内的胃病基础人群庞大,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对于胃病危害性不重视等原因,推动了非处方药品(OTC)品种日渐丰富。许多消费者为了免去排队挂号的时间,会选择直接去药店购买药物,导致胃癌的早期症状因为自诊自治被掩盖,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第三:胃镜检测率低。胃镜作为很多胃部疾病监测的金标准,在发达国家乃至日韩都有很高的普及率。例如,文献记载日本在年有四十万人做过胃镜检查,而该数字到了年就高达万人,足足翻了十倍;年以后,更有每年万人次的胃镜检测量。而今,日本总人口为1.27亿左右,胃镜检测量则高达万人每年,相当于每年12.5%的日本国民都做了胃镜。但我国在这方面的数字就有些差强人意。年中国有0家医疗机构可以展开内镜(胃镜、肠镜等)工作,有近三万名内镜医生,近两万民内镜护士辅助,一年能完成万次消化道内镜检查。听起来也不少,但是您别忘了,中国的人口为近14亿,换算下来中国内镜每年检测率甚至都不到2.2%。只相当于别人的一个零头。当然,除了以上原因之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烟熏食物,吸烟,低全麦食物是对胃部疾病需要负责的元凶之一。中国每十万人中就有人的死亡跟不健康饮食有关,在全球个国家中排名位。您不要想错了,排名越靠后,与不健康饮食相关死亡风险就越高。

西班牙胃病患病率更低吗?

相对来说是的,欧美人群不仅饮食结构相对健康,同时健康意识也更超前。西班牙的消化外科医生建议每五年做一次内镜检查可以是极大地提高胃病的诊治率。不过胃镜除了需要麻醉相对麻烦以外,还要求内镜师有丰富的经验。如果您不知道哪里的内镜师比较好,可以联系云健康帮您推荐。除此之外,云健康还曾推出过胶囊胃镜这一最新的内镜系统。相比起无痛胃镜,患者体验更好。而且因为是无创式检查项目,可以使用的范围更广,同时也做到了无麻醉和无交叉感染。对于那些依从性差,有较高麻醉风险,黏膜出血风险的患者有更好的适应性。对于小肠的传统胃镜或者肠镜无法企及的盲区也可以轻松探及。更多信息,可咨询云健康客服,我们会尽最大努力解答您的健康问题。参考文献: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中国人容易得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