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知识与技能
1、属于客观资料的是(体温39.1℃)
2、患者资料最主要的来源是(患者本人)
3、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评估内容不包括(治疗方案)
4、护士观察患者病情的最佳方法是(经常与患者交谈,增加日常接触)
5、患者对护士说:“我见不到孩子、老伴,心里不舒服”。表明该患者存在(爱与归属的需要)
6、患者在门诊候诊时出现剧烈腹痛,四肢冰凉,呼吸急促。门诊护士应(安排提前就诊)
7、手术室的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2℃~24℃)
8、病室通风的目的,不恰当的是(抑制细菌生长)
9、为达到置换病室内空气的目的,每次通风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
10、脑外伤患者术后的床单位应是(麻醉床,床中部和床上部各铺一橡胶单、中单)
11、护士为右下肢开放性骨折准备麻醉床,应是(床头和床中部各铺中单及橡胶单)
12、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的根据是(住院证)
13、病人住院期间,病案中排列在最前面的是(体温单)
14、“脾破裂”患者需入院手术治疗,住院处护士首先应(急速给予住院处置)
15、“脾破裂”患者需入院手术治疗,病房护士首先应(铺麻醉床)
16、不符合特级护理的要求的是(每2小时监测生命体征1次)
17、处理出院病人医疗护理文件的方法,错误的是(诊断卡、治疗卡夹入病历内)
18、运送腰椎骨折患者时最佳的方式是(平车四人搬运法)
19、护士护送车祸昏迷患者急行X线检查时,不妥的做法是(运送期间暂时停止输液)
20、护士应协助支气管哮喘发作患者采取的体位是(端坐位)
21、失血性休克患者最适宜的体位是(中凹卧位)
22、车祸导致面部开放性伤口,经清创缝合后入院观察应采取的体位是(半坐卧位)
23、护士协助胎膜早破患者采用的卧位应为(头低足高位)
24、为保护因下肢瘫痪需长期卧床患者双足功能,可选的保护具是(支被架)
25、破伤风患者换下的敷料应(集中焚烧)
26、高压蒸气灭菌锅进行灭菌时,锅内压力达到所需数值后,应维持(30分钟)
27、烧伤病室进行空气消*的最佳方法是(过滤除菌)
28、用纯乳酸对换药室进行空气消*,换药室长、宽、高分别为4米、5米、3米,需要乳酸的量为(7.2ml)
29、在行纤维胃镜消*时,宜选择的化学消*方法是(2%的戊二醛浸泡)
30、护士应对被患者血液污染的床头柜进行(消*液擦拭)
31、长度为16cm的无菌镊子,存放于其浸泡容器中时,适宜的消*液深度为(8cm)
32、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发现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手套)
33、无菌包打开后,未用完的无菌用品,按原折痕包扎好,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其有效期为(24h)
34、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不得超过(4h)
35、戴无菌手套时,错误的是(戴上手套的手持手套的内面取出手套)
36、在传染病区中属于污染区的是(病室)
37、传染病区护士中班结束后,脱下的隔离衣悬挂正确的是(挂在走廊,清洁面朝外)
38、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准备的用物是(吸水管)
39、给昏迷患者口腔护理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擦洗毕,协助患者漱口)
40、口腔护理时,开口器的应(臼齿处放入)
41、患者的活动义齿的处理方法是先清洗后(放入冷水中)
42、女性患者卧床多日造成长发打结且粘结成团,护士欲其湿润疏通头发宜选用(30%乙醇)
43、护士给给左下肢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擦浴,脱衣时应(先健侧再患侧)
44、长期卧床患者应着重预防压疮发生的部位是(腰骶部)
45、压疮淤血红润期的主要特点是(局部皮肤红、肿、热、痛)
46、护士对病人进行按摩时使用了50%的乙醇,其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
47、护士为一级护理患者行晨、晚间护理的适宜时间分别是(诊疗开始前,晚饭后)
48、成人腋温的正常范围为(36.0℃~37.0℃)
49、男性患者,36岁,因肺炎收入院,持续发热2日,每日口腔温度搏动范围在39.3~40.0℃,并伴有脉搏、呼吸明显增快,该患者的热型属于(稽留热)
50、稽留热常见于(肺炎球菌肺炎)
51、对高热患者进行体温观察,正确的是(每隔4h测温1次)
52、患者,男性,50岁。因高热急诊入院,体温39.9℃。正确的物理降温措施是(前额,头顶部置冰袋)
53、患者自测体温时,先把体温计甩到(35℃以下)。
54、心律极不规则,心率快慢不一,心音强弱不等,心率次/分,脉率78次/分。此脉搏属于(短绌脉)
55、测量脉搏首选动脉是(桡动脉)
56、护士测量房颤患者脉搏与心率的方法是(两人分别测脉率和心率,同时起止,测1分钟)
57、脑膜炎患者呼吸呈周期性,由浅慢变为深快,再由深快变为浅慢,经过一段呼吸暂停后,重复上述过程。该患者的呼吸属于(潮式呼吸)
58、患者,男性,68岁。因脑出血入院治疗,现意识模糊,左侧肢体瘫痪。护士为其测量体温、血压的正确方法是(测量腋下温度,右上肢血压)
59、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最底层,即居民膳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五谷类)
60、医院基本饮食的是(治疗饮食)
61、禁止食用肉类、肝类、含铁丰富的药物、绿色蔬菜的试验饮食为(隐血试验饮食)
62、护士指导大便隐血试验患者在标本采集的前三天内,可食用的食物为(豆制品)
63、患者,女性,32岁。医嘱行I甲状腺功能测定,护士指导该患者在试验期间应忌食的食物有(紫菜)
64、正确测量胃管插入长度的方法是(从前发际到剑突)
65、在为患者行鼻饲插管时,为提高插管成功率,应重点采取的措施是(插入15cm时,托起患者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
66、每次为患者注入鼻饲液的量和间隔时间要求分别是(≤ml;≥2h)
67、通过鼻饲注入流质饮食后,再注少量温开水的目的是(冲净胃管,避免鼻饲液积存)
68、在插胃管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护士首先应(暂停插管并嘱患者深呼吸)
69、患者,女性,30岁。高热39℃。医嘱给予冰袋物理降温。冰袋正确的放置位置是(前额)
70、热疗可以(促进)炎症扩散或(局限)
71、护士用热水袋为昏迷患者进行保暖,正确的方法是(热水袋外裹毛巾)
72、在红外线照射过程观察皮肤颜色为紫红色,此时护士应(立即停止照射,改用凡士林保护皮肤)
73、肛瘘手术后患者行热水坐浴,应控制使用时间为(15~20分钟)
74、24小时尿量为ml,患者的排尿状况属于(少尿)
75、护士应为女性留置导尿管患者安置的体位是(屈膝仰卧位)
76、护士在观察留置导尿术患者尿液情况时,发现尿液混浊、沉淀,应(给予膀胱冲洗)
77、便秘患者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护士选用的灌肠液的温度应为(39~41℃)
78、患儿,男,4岁。因肺炎入院。体温39.6℃,医嘱为该患儿灌肠降温。灌肠液的温度是(29℃)
79、患儿,男,4岁。因肺炎入院。体温39.6℃,医嘱为该患儿灌肠降温。灌肠时应为患儿安置的体位为(左侧卧位)
80、患儿,男,4岁。因肺炎入院。体温39.6℃,医嘱为该患儿灌肠降温。灌肠时插入肛管的深度是(4~7cm)
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1、二尖瓣的解剖位置是(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
2、心包腔内液体的生理作用是(润滑作用)
3、心脏自身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冠状动脉)
4、具有自律性的心肌细胞为(窦房结)
5、心脏正常窦性心律的起搏点是(窦房结)
6、正常情况下心室的除极方向是(由心内膜到心外膜)
7、慢性心功能不全Ⅱ级患者应表现为(日常活动后出现呼吸困难,休息后缓解)
8、导致左心室压力负荷过重的病因是(高血压和主动脉瓣狭窄)
9、慢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呼吸困难)
10、右心功能不全主要临床症状出现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体循环淤血)
11、右心衰竭患者的特征性体征是(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
12、长期服用利尿剂(呋塞米)的心衰患者,护士应当最
(网络图片)
“皮革胃”医院里并不少见题
医院肝胆胰外科名誉主任邵钦树教授说,如果胃癌表现为皮革胃,通常来说,胃癌恶化程度比较高,预后较差。这时,癌细胞已向胃的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侵犯,整个胃部都发生腱状改变,胃黏膜皱襞消失、胃腔缩小、胃壁全层增厚、变硬,从视觉上看就像皮革一样。
“我曾经碰到过一位年轻女性,建德人,家庭和美,但个性比较内向,用她老公的话说,是个现代版的林黛玉,多愁善感。她32岁时患上了印戒细胞癌(恶化程度很高的一种胃癌),整个胃也呈皮革样改变,从出现症状到确诊,也就2个多月时间。她后来做了全胃切除,但最终只过了1年半就走了。”
(网络图片)
医院胃肠外科朱玲华主任医师说,有皮革胃表现的胃癌,在临床上不算普遍,但个里总会遇上三五个,这些胃癌早期表现有隐匿性,即使做胃镜,经验不丰富的医生也可能漏掉其中的15%左右。
朱玲华医生碰到过的最年轻的皮革胃病人,也是23岁,大学刚毕业,一开始是肚子饱胀感,医院检查,发现盆腔里全是腹水,还长了一个大肿块,再做胃镜,查出是胃癌引起的腹腔转移,胃里已经全部都是癌细胞,根本没法做手术了。
“皮革胃早期发现比较困难,恶性程度比较高,而且比较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治疗效果较差,病变发展会很快。”
浙医二院普外科胃肠专科的龚渭华副教授说,每年浙二都会接到几例皮革胃病人,“因为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人往往自我判断为普通胃病,医院检查,往往自己吃上几个月的胃药,实在好不了了才去看医生,此时往往为时晚矣”。
(网络图片)
胃癌早期症状和普通胃病差不多
龚渭华副教授曾长期在日本、欧美学习。他说,胃癌的发生率和很多因素相关,比如饮食习惯——日本的烤鱼、韩国的泡菜、中国的各种腌制食品,都是诱发胃癌的高危饮食,所以中日韩三国都是世界胃癌较高发的国家。
“但是,我在日本时发现,日本人普遍认为胃癌是可以治愈的,而我们中国基本都认为胃癌是要死的,两国会形成如此差异巨大的观念,关键在于日本约有70%的胃癌都发现在早期,而中国只有10%左右,大部分胃癌被发现时,都已是进展期。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要比早期胃癌低三分之二。另外韩国的胃癌早期发现率,也有60%。”
为什么中日两国的胃癌早期发现率会有如此大的差距?龚渭华说,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我们不重视胃癌的检查,而日本人,40岁以上人群因消化系统不适就医,就一定要做胃镜,这是发现胃癌最通用的技术手段。
“癌细胞总是一点一点扩散的,即使是造成皮革胃的恶性程度很高的胃癌,早期发现的话,还是可以通过切除一部分来治疗。所以如果医生叫你做胃镜,不要抗拒,胃癌的早期症状和普通胃病没有明显差别,要用胃镜来明确病情的。”
(网络图片)
年轻人为什么易患恶性胃癌?
朱玲华主任医师查过资料,最近30年,我国30岁以下的人群胃癌发病率增加了一倍。像“皮革胃”这样恶性程度较高的胃癌,35岁以下的年轻人也不少见。遗传因素、现代生活的快节奏高压力、熬夜、不健康饮食、环境污染都可能诱发胃癌。“年轻人本来不应该是癌症群体,但现在的实际情况却是,他们一旦得癌,癌细胞也往往是比较厉害的那种,恶性程度很高,病程进展迅速,预后较差。”
医院邵钦树教授说,咸鱼、咸肉、火腿等食品在腌制过程中,都可能产生二甲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参与代谢产生的亚硝基结合到DNA上,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复制与转录,导致基因突变,从而引起癌症。另外,熏制食品含苯并芘致癌物,常吃易患食道癌和胃癌;油炸食品煎炸过焦后,会产生致癌物质多环芳烃;咖啡烧焦后,苯并芘会增加20倍。这些都是最好不吃的致癌食物。
(网络图片)
“还有就是情绪问题。消极的情绪会影响到人体多个系统,如果长期不愉快或者失望,会抑制胃肠运动,从而影响到消化机能;焦虑和愤怒则会使肾上腺素皮质类胆固醇等内分泌激素增加,造成人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使胃肠蠕动减慢。一旦拥有这些负面情绪,很容易通过大脑的反射降低身体的生理机能,使机体从抗癌抑癌状态转向致癌状态。”
三位胃肠道专家一致建议:有家族遗传史、经常吃不健康食物、精神压力大的得胃癌高危人群,一定要自己留意定期做检查,最好一两年能做一次胃镜。如果胃口或者体重突然变化,那要引起足够警惕。平时尽量保持阳光快乐的心态。
1、疼痛:
疼痛是胃癌晚期症状最为常见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疼痛部位以心窝部为主,有时仅为上腹部不适或隐痛,较典型的疼痛是痛而无规律,进食也不缓解。当临床上出现疼痛持续加重并且向腰背部放射时,则常是癌肿波及胰腺的症状。一旦疼痛性质发生变化,患者面色苍白,心悸气短,以及被迫卧床,疼痛可向后背或右肩部放散,且伴随有恶心、呕吐或者是吐出物中带有鲜血等症状时,提示因肿瘤而致胃穿孔。临床上多采用无*副作用的中药蟾乌巴布膏来止痛。
2、恶心呕吐:
是胃癌晚期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由于大部分胃癌位于幽门窦部,故幽门梗阻症状颇为多见。不典型的早期梗阻可引起食后膨胀感,轻度恶心、反胃等,典型的机械性幽门梗阻则引起胃扩张呕吐。呕吐物多为在胃内停留过久的隔宿食,故有腐败酸臭味。弥漫性胃癌常无梗阻呕吐症状。
3、消瘦、贫血、食欲减退:
胃癌晚期患者的消瘦已经很明显,有关专家统计约大约有九成患者患有消瘦,往往消瘦3公斤以上才引起重视,随即进行性消瘦更加明显,有的可达5公斤以上。专家还发现约有一半的病人伴有贫血,四肢乏力等症状。有时这些也是胃癌的首发症状,不少病人厌油腻无食欲,或餐后因饱胀不适、暧气等而自动限制饮食,消瘦明显,并相继伴有乏力、贫血最终发展成恶病质。
4、上消化道出血:
早期胃癌即可出现出血,常表现为柏油样便。晚期胃癌出血量大,若合并有幽门梗阻时,常在呕吐物中混杂咖啡色或黯红色的血液。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反应。
5、其他症状:
由于进展期胃癌常伴有胃酸低下或缺乏,约10%的患者可出现腹泻,多为稀便,每日2-4次。有些病例可先出现转移灶的症状,如卵巢或脾周围肿块等。
胃癌晚期症状你们看了之后没有很可怕,如果患上了胃癌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早治疗是防止死亡率最佳的方法。
另外,以下食物都可以预防胃癌哦,平时可以多吃:
转发提醒亲戚朋友哦!
投稿/爆料/合作请加
慈溪圈服务号:cixiquan---慈溪最大最早的一对一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