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聂耳音乐做“枪”唱响救亡号角 激励全民抗战
云南玉溪是聂耳的故乡,聂耳的日记和书信中,多次提及故乡的人和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乡的热爱。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聂耳研究专家向延生、玉溪聂耳纪念馆馆长张青,向说起了那段国歌历战火的故事。
聂耳在日本练习吉他。 李茜茜翻拍 原标题:港媒:聂耳音乐做 枪 唱响救亡号角 激励全民抗战 中新9月3日电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1935年,日*侵华不断升级,东北沦丧、上海受侵、华北告急。香港文汇报3日刊文称,国难当头之际,云南玉溪音乐家聂耳怀着对日寇的满腔仇恨,及对祖国的赤子深情,用音乐作武器,创作了《义勇*进行曲》等系列作品, 唱 响了抗战救亡的号角。莘莘学子唱着《毕业歌》奔赴前线,万千中华儿女誓死卫国,奋勇杀敌。 云南玉溪是聂耳的故乡,聂耳的日记和书信中,多次提及故乡的人和事,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故乡的热爱。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聂耳研究专家向延生、玉溪聂耳纪念馆馆长张青,向说起了那段国歌历战火的故事。 习武从*,曾是少年聂耳的志向。1928年,聂耳瞒着家人参加了滇*第16*的学生*,离开昆明经越南海防、香港、广州到湖南郴州,接受新兵训练后任连部上士文书,后部队被遣散,聂耳才再次回到了云南省立昆明第一师范学校原班学习。 请缨作曲御寇杀敌 1930年,未能戎装卫国的聂耳转攻音乐,赴上海习乐。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轰击北大营的炮火,拉响了中华民族的战斗警报。东北*奉行 不抵抗 *策,东北三省相继沦陷。随后,日寇又将魔爪伸向南方,1932年1月28日,日*进犯上海,闸北地区在漫天的炮火中,变成一片火海。张青介绍,身处 1.28 的炮火硝烟,聂耳看到民众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痛苦,悲愤难抑。 1935年3月,聂耳得知,田汉在入狱前曾为影片《风云儿女》,写了主题歌的歌词《义勇*进行曲》,聂耳读着歌词,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主动请缨为这首歌词作曲。1935年5月,聂耳将曲谱定稿寄回了国内,《义勇*进行曲》如传奇般诞生。 正是因为聂耳亲历了战火,亲眼目睹了国家处于危在旦夕的时刻,他内心迸发的民族情感,使他把音符化作武器,奏出了中国的最强音。 张青说。 感召青年报效祖国 曾在2009年采访过中国远征*老兵李英才,他告诉,在他21岁时,在曼谷中华中学第一次听到《义勇*进行曲》后,感到振奋不已,他瞒着父母,响应泰国中华总商会的号召,回国参加抗战。 李英才介绍,1938年,他和百余名青年华侨,一起从新加坡坐太古号轮船回国。 我们在船上不停地高喊着 We must conquer Japan (我们一定打败日本),一路上大家都在唱《义勇*进行曲》,内心热血沸腾。 至今还记得当时老兵李英才脸上激动的笑容,不幸的是老人已于前年去世。 95岁的中国远征*老兵李华生告诉,当年赴缅远征时,他们曾唱过二三十首抗战歌曲,这些抗战歌曲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我们在唱 起来!起来!起来! 时,语气一句比一句强烈,音调一句比一句高亢,当时内心非常澎湃,恨不得立即上阵杀敌。 李老回忆道。 1938年4月,疾驰3,000多公里到台儿庄抗击日寇的滇*,在誓师大会上,将士们说要唱着云南人写的歌上前线。他们唱着《义勇*进行曲》,冒着侵略*的炮火奋勇杀敌,有近2万官兵的忠骨埋在了台儿庄。 抗战号角响彻全球 音乐史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向延生,称赞聂耳是 划时代的音乐家 。向延生认为,聂耳的《义勇*进行曲》是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对抗战的胜利功不可没, 它在战时鼓舞*心,是中国万千将士奋勇杀敌的催化剂。
向延生介绍,1938年4月,中国*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日*,血战台儿庄,歼敌二万余人,当时参战的滇*就是唱着同乡人聂耳写的歌,扑向敌人,写下抗战史上辉煌的一章。同时,第一次赴缅甸远征*的主力200师师长戴安澜,曾把《义勇*进行曲》定为该师的师歌,激励将士。 向延生介绍,《义勇*进行曲》在抗战时期已响彻全球,当时距上海3,000多公里外的*,《义勇*进行曲》被翻译成维吾尔文进行演唱。而梁启超的儿子、建筑学家梁思成在美国时,还曾听到美国青年用口哨吹奏《义勇*进行曲》。 更神奇的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从欧洲回国经过埃及时,在金字塔下听得有人唱这首歌,可见当时此曲已经红遍全球。
向延生说,《义勇*进行曲》在战时是抗战号角,在今天是国歌,它承载不同的使命,但同样传递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激励着炎*子孙奋发图强。 专家:不可替代的国歌 76岁的聂耳研究专家向延生谈起国歌认为,《义勇*进行曲》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国歌具有特殊性,它所承载的历史和精神是不可替代的。 向延生说,《义勇*进行曲》具有通俗、口语化、容易普及等特点,整个曲子音域窄,只有9度,最高音仅为E,人人都可以演唱。 其实当时也有一些抗战歌曲,但没有一首歌像《义勇*进行曲》这么迅速地红遍全球。
向延生认为,《义勇*进行曲》是中西音乐的完美结合。 一字一音 贯穿歌曲始终,使其听起来节奏鲜明、短促有力,最后在前奏及歌曲后半部分,分别出现了三次特殊的三连音节奏,以增加歌曲的艺术感染力。 入选 最爱十大抗战歌
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 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 络投票结果,聂耳的《义勇*进行曲》和《毕业歌》两首歌入选。据了解,络投票历时一个月,有数十万民通过络参与投票。 《义勇*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2月2日,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它诞生于抗日战争年代,也伴随了新中国的诞生,歌曲内容是号召人民奋起抵抗入侵者,歌曲雄壮激烈,催人奋进。 1949年9月27日成为代国歌,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决议,《义勇*进行曲》正式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义勇*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2015年,是《义勇*进行曲》诞生80周年。 故乡玉溪音乐摇篮 80年前,一曲《义勇*进行曲》唤醒了中华民族,齐心抵御外来侵略。80年后,来自美国的托马斯在玉溪市聂耳纪念馆的留言本上写道: 音乐是激发人心的艺术,我永远敬佩聂耳和他的音乐! 80年里,人们唱着聂耳的歌,仿佛他从未离去。 玉溪聂耳纪念馆馆长张青介绍,聂耳上小学期间,邻居邱木匠教他吹笛子,学校的音乐老师教他初步学会演奏二胡、三弦、月琴等民族乐器,当时的聂耳已是学生音乐团的骨干成员,初现过人的音乐天赋。初中毕业后的聂耳非常喜欢洞经音乐,他常常向老艺人请教,把曲谱记录下来。张青说,每到晚上,少年聂耳总是要去茶馆听滇剧、花灯。 云南丰富、优美的民族民间音乐,对聂耳的音乐创作之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吸取云南花灯音调 玉溪是 花灯 的发源地, 十个玉溪人,九个能唱灯 。有专家曾指出,聂耳的《义勇*进行曲》,是根植于中国传统五声音阶,源于云南花灯音调。 此说法得到了张青的证实, 聂耳母亲是位能歌善舞的花腰傣(少数民族),也是 唱花灯 的高手,聂耳还在摇篮里就听着花灯入眠,对他的音乐之路影响深远。
战时最好精神食粮
聂耳的歌,每一次听起来都会让人心潮澎湃,在抗战岁月是国人最好的精神食粮。 聂耳纪念馆副馆长王春玲也是聂耳的资深歌迷。王春玲介绍,在聂耳短暂的23载生命里,留下了42首音乐作品,其中《义勇*进行曲》、《毕业歌》、《开路先锋》等多首名曲,都激励着中华儿女投身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而《义勇*进行曲》更被选为二战胜利曲,在全球广为传唱。 鼓舞将士杀敌斗志 王春玲的说法,得到了众多抗战老兵的证实,据原为60*184师中士的李金华老人回忆: 当时部队每天清晨一起床迭被时就唱聂耳的《义勇*进行曲》,这首歌在当时极大地鼓舞了将士们杀敌立功的斗志。
王春玲介绍,《义勇*进行曲》不仅唱响中国的各个战场,还成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上一支国际战歌,激励了许多国家的革命者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美国 黑人歌王 罗伯逊是第一个用英语演唱《义勇*进行曲》的外国歌手,罗伯逊说,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不但唱出了中国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决心,也唱出了全世界被压迫人民、包括美国黑人争取自由解放的决心。(李茜茜、孔莲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