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诞双胞胎,结果当晚就发现小宝缺氧、气促、全身青紫,拍完胸片,怀疑是先天性肿瘤,家属心如刀割。
但专家在反复阅片后给出了关键的一句话:换个体位再拍胸片。结果迎来大逆转,宝宝只是先天性膈疝,经过手术和后续治疗,十几天后,宝宝健康出院了。
这是近日发生在新疆医院(下面简称“喀地一院”)的故事。让宝宝及时得到有效治疗的“慧眼”医生,是广东援疆医生、中医院新生儿及儿童重症专科副主任欧阳颖。
她也被当地医生称赞为“从死神手里抢命的人”。
出生16小时
宝宝被怀疑先天性肿瘤
“宝宝今天满月了,我们带着小哥俩来看您啦!小家伙现在可能吃了,睡得也好,你看都长胖了!”5月7日,努尔艾合买提一家人来到喀地一院,激动地向欧阳颖致谢,身侧,双胞胎儿子在妻子玛日耶姆怀里睡得香甜。
4月7日凌晨3时许,玛日耶姆早产下一对双胞胎宝宝。由于孕期未进行规律产检,孩子出生后夫妻俩才发现大宝正常,小宝体重却仅有四斤多。当天晚上7时许,小宝被紧急转到公里外的喀地一院,因为严重缺氧,患儿已经明显气促,且全身青紫。
得知消息后,医院的欧医院。
胸片结果提示宝宝右肺不张、右肺巨大占位,先天性肿瘤;CT提示,右侧气胸、右下肺实变;胸部B超也提示肺部巨大占位,内有血流信号。
根据胸片初步分析,宝宝可能是肿瘤且性质不明,肺部也可能存在先天性发育不良,家长心急如焚。
欧阳颖也绷紧精神,在快速同家属解释并安抚其情绪后,仔细检查宝宝身体,并带当地医生一起反复查看片子。
“是胸片拍摄体位问题造成了结果错误。”她给出了这个结论,要求再为宝宝拍一张立位的胸片。
新的结果出来了:肺部占位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由下而上的含气囊腔,宝宝是先天性的膈疝。
“一般来讲,新生儿由于无法站立,都是躺着拍胸片,但是当怀疑宝宝可能有膈疝时就需要拍立位片,胸腔里含气体的肠管会在立位片里呈明显串珠状。”欧阳颖向当地医生解释,并提醒他们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要更加注意。
诊断明确后,当天下午,新生儿胸科专家、麻醉科专家紧急会诊,决定采用“右侧膈疝修补术”为宝宝治疗。
此时,又有一些小插曲。患儿右肺因为受肠管挤压,存在先天性发育不良症状,即便将肠管及肝脏复位后,右肺很有可能一直无法恢复如常,与此同时还伴随呼吸困难危急情况。患儿家长再次犹豫了。
“请您放心,相信我们,把宝宝交给我们。”在欧阳颖的沟通和鼓励下,家长最终同意手术治疗。
4月11日,手术顺利完成,宝宝一天天好转起来,顺利脱离了氧气,一次能喝30ml母乳,也能自行排便了,4月25日,宝宝健康出院。
“她总是能奇迹般地从死神手里抢命”
“遇到危重症患儿,她总是能奇迹般地从死神手里救回这些可爱的生命!”提起欧阳颖,同为喀地一院新生儿科主任的塔西甫拉提满是赞赏。
欧阳颖是广东省第四批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干部,于3月26日来到喀地一院的,任该院新生儿科主任,将执行为期一年的援疆任务。
刚到一个多月,欧阳颖就成功抢救了6个小于1千克的患儿,其中包括1例真菌性脑膜炎合并肺炎患儿、1例膈疝患儿、3例气胸患儿,还成功救治喀地一院首例胃穿孔合并感染性休克患儿。
塔西甫拉提说起,医院后,不畏困难,帮科室解决了很多棘手的疑难问题。她坚持每日4次查看重病患儿,手把手地教授科室医生,仁心仁术都令人敬佩。“我们真的尽力了吗?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只要你愿意尝试,不到最后一刻就永不放弃。”这是欧阳颖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我希望帮助新生儿科提升危重症患儿的救治水平,为更多南疆危重症患儿带来生的希望。”欧阳颖表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据了解,从事新生儿的救治工作20余年,欧阳颖从死神中挽救过一个又一个重症的新生儿,小于1千克宝宝的抢救成功率高达95%左右。
记者|岳超群
编辑|任君飞责编|黎晓心
通讯员|张阳胡晓丹田涛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