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消化内科接收了一位吞食钢针的患儿毛毛,医院的时候,已经是凌晨时分了,此时距离他吞食钢针已经超过了12小时。而在此之前,毛毛还吃了晚饭,看起来并没有任何的不适。
不过,医生给毛毛做了消化内镜后才发现,毛毛的情势不容乐观。原来,毛毛吞下的钢针又长又尖,因此想要顺利排出体外的可能性并不大,搞不好还极有可能造成胃穿孔。不过幸运的是,钢针恰好位于小肠起始端,因此,医院决定连夜给孩子进行手术。整个手术过程大约持续了十几分钟左右,医生才顺利地将这根长达5厘米的钢针给取了出来。
那么,这根钢针是如何进入孩子体内的呢?据悉,毛毛前几天在学校和同学玩变魔术游戏的时候,为了让大家见识一下自己的厉害之处,所以将这根钢针吞了下去。虽然当时并无大碍,但随着肠胃的蠕动,钢针的位置也不断地在变化,因此没过多久,毛毛就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症状。
当然,像毛毛一样吞食异物的孩子还有很多,医生表示,近几年来诸如此类的病例其实很常见,所以在此也提醒各位家长,要看护好自己的孩子,并告知孩子哪些东西不能随意吞食,以此来降低意外发生的几率。
其实,孩子之所以频频吞食异物,一是因为缺乏家长的正确引导,二是因为好奇心旺盛,什么东西都想放进嘴里面尝一尝。然而,并非每一个孩童在吞食异物之后,都能够得以逃脱死神的魔爪。很多时候,他们可能会因此而付出生命的代价:
年4月,大连一名10个月的女婴因不小心误吞了一颗纽扣电池,随即便哭闹不止。家长情急之下,便给孩子喂食了一些牛奶,希望能够借此来安抚孩子的情绪。没想到的是,家长的错误做法却使得孩子的食道被纽扣电池严重灼伤,险些导致死亡。
年7月,盐城市一位11个月大的男宝宝,趁姐姐在吸食果冻的时候,把果冻盖放进了自己的嘴里,后不慎被吸入气管。等到家长发现异样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最终孩子因抢救无效而离世。
既然有这么多血淋淋的案例在前,那么家长们平时应该怎么做,才能够预防孩子吞食异物呢?.
1、不给孩子吃难以咀嚼的食品
因学龄前儿童的咬肌远不如成人发达,所以在吃坚果、硬糖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咀嚼不充分的情况。如此一来,食物堵塞气管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家长最好还是不要给孩子喂食这些硬质食品。
2、定期检查玩具和地板
无论是脱落的玩具零件,亦或是散落在地板上的细小物品,都很有可能成为孩子吞食的对象。因此,家长们在放任孩子爬行、玩耍的时候,应该事先检查要玩的玩具以及清理地板。与此同时,还应该将一些尖锐物品收起来,然后放在孩子们接触不到的地方。
3、正确引导
有些婴幼儿因为正处于口欲期,所以特别喜欢啃咬物品。虽然说这是正常的现象,但倘若家长不给予正确的引导,那么孩子很有可能就会出现误吞的情况。所以,家长们要事先教会孩子辨别哪些东西能吃,哪些东西不能吃,以便将孩子吞食异物的不良习惯给纠正过来。
倘若孩子真的不慎误吞异物,那么家长可以尝试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来帮助孩子吐出异物,并及时地拨打急救电话,为孩子争取黄金急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