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天天减,年年胖,1202年,我们还要减肥
TUhjnbcbe - 2025/2/27 17:57:00
                            

原创梅姗姗风味星球收录于话题#风味世界20#看世界

新的一年,新的轮回。新的新年计划里,大概又重复出现了一些熟悉内容:早起、学习、继续减肥...

撇去口头禅式的“我要减肥”,单纯从健康着眼,我们也能看见“减肥”这两个字仍然在以多么高的频次,引发我们的极致争议。

支持“减肥带来健康”的阵营里,有最近在直播里分享自己即将做切胃手术的知名经纪人杨天真——这是一款学名叫“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微创手术,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通过切除部分胃,物理降低人的可消化食物量,来减轻过度饮食和肥胖带来的一些健康问题。

杨天真在节目里注射胰岛素

*《人物》

支持“增肥带来健康”的阵营里,有前阵子在油管爆火的up主斯蒂芬妮(StephanieButtermore)。

作为一名癌症研究专业博士兼健身up主,她因过度健身而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问题,选择了一种“全饮食”(all-indiet)方法,3月间增重15公斤,每天食用超过5k卡路里的食物,最终据说恢复了身体各方面机能的正常运作。

YoutubeUp主的增肥之旅

*StephanieButtermore

无处不在的减肥硝烟,烧得人意识模糊,很难认真的去深究“减肥”这个概念的诞生也才不过区区一百多年。人类存在这个星球的一万年,我们从没经历过如此全人类的减肥狂潮。

这也是今天我们想跟大家推荐的一本书《百年减肥史》。

脂肪、碳水、糖分

人类对这生命三元素的热爱,是镌刻在自己的基因里的。

*《风味原产地甘肃》

从猿人进化到人类,我们历经了弱肉强食、茹毛饮血、渔猎采集、刀耕火种,辛苦劳作到一万年前,才开始拥有较为稳定的农耕生活。但落后的生产力,导致我们仍然在很长的时间里,仍然无法应对自然的丰灾交替给我们带来的打击。

能量是生存和战斗的唯一燃料。

脂肪就如同汽油,糖分碳水如同柴火,那些有充分脂肪碳水保佑的人们,更容易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生存下来。他们把基因传给他们的后代,于是我们对于炭烤后飘香的猪肥膘,以及鲜甜多汁的水蜜桃,便没了抵抗力。

人类天然爱糖爱脂肪爱碳水,是写在基因里的。

我们是怎么从以胖为美进入到以瘦为美的呢?

在《百年减肥史》这本书里,作者将起点放在了工业革命期间的霍乱。患上霍乱给身体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腹胃部的肿大。

最早的减肥宣传页

*Pinterest

跟今天经历的疫情一样,霍乱时期,很多因工业革命暴富起来的钱人,虽说没有患上霍乱,但因为饮食的逐渐放肆以及长期土豆牛肉酒精的营养结构,要说没个胃胀气消化不良,也不合适。

当发现自己也开始拥有肿大的腹部,有钱人们患上了“霍乱恐惧症”,天天担心自己是否感染上了这个会死人的疾病。“减肥”历史上第一次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话题。

彼时恰逢报纸媒体兴起,为了抓住有钱人的目光,产生持续订阅价值,报纸开始写满足富人担心话题的爆款选题。“你是不是因为太胖了才胀气的?”成了当时的阅读十万加,有钱人们纷纷开始寻找“瘦”的方法。

层出不穷的减肥广告持续了接近半个世纪

*Pinterest

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交接点,洛克菲勒家族的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还有发明家爱迪生都参与到了减肥的大军里来。

媒体+名人效应,减肥概念迅速走火。

按照基础代谢计算公式,一个30岁,正常体重的女性每天如果正常吃饭行走运动,会消耗卡能量。这里的“卡”是卡路里,一个我们已经再熟悉不过的能量单位。

*瘦身男女

一根香蕉90卡,一勺油脂卡…但凡参与过减肥的人,都曾经在互联网的某个角落,默默地了解过自己爱吃的东西,都包含多少卡能量。

卡路里的起源其实是美国政府在年初创USDA(美国农业局)研究组的一个课题,一开始也没有特别具有针对性的目的,只是想衡量一下每个食物的能量能不能有个统一的标准来指代。

早年的卡路里宣传表

*Pinterest

但成就英雄的往往不是目的,而是时代和契机。

当时美国的大背景,是政府开始重视科学研究,并积极鼓励教授们去做出一系列“科学研究成果”。在舆论媒体和政府的双重宣传下,老百姓培养出了对科学的敬畏和高度信任。卡路里作为政府和科学家同时推出的重磅概念,一时间让人们追捧信奉不已。

科学家露露皮特斯写的书

露露亨特彼得斯就是其中一个科学家。虽说坐拥“科学家”这个令人敬畏的头衔,实际上她很毒舌,非常讨厌懒惰的人和胖子。

通过自己的笔耕不辍,她不断地在有影响力的杂志媒体上刊登自己对于懒人和胖子的偏见。她建议胖子每日摄入量不要超过大卡,并不断地用恶毒的语言抨击胖子。

*瘦身男女

年,她的《食谱与健康:揭开卡路里的真面目》面世。被她洗脑的读者开始意识到胖是一件可耻的事情,卡路里的概念也因为美国政府,和包括她在内的科学家们几十年如一日的推广,而在全民范围内流传开来。

胖等于羞耻,卡路里拯救一切...19世纪末20世纪初,“减肥”这个概念,开始拥有如今人们认知里的雏形。

胖怎么了?

*rollinwildsafari

医院副院长,临床经验超过20年的胃肠外科医生张能维还能记得中国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都没有对于减肥手术,甚至减肥概念的需求。

在近期的一篇《人物》采访里,他回忆“当时遇到的都是胃穿孔、胃溃疡、肠梗阻的病人,能遇到一个胖子都很新鲜”。中国人第一次知道杨天真经历的“切胃手术”也是在年,一个距离今天并不算遥远的年份。

农耕劳作为主的生活占据了中国历史的很长时间

*《风味人间》第二季

中国人的肥胖走势基本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完全重合,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进入富余状态,减肥成了挂在我们嘴边的词语。

糖、脂肪、碳水,所有写在人类基因里的美味密码,都在以交替轮回的方式,被不同时代的不同“权威”罗列为肥胖元凶。代糖饮料成为时尚,零碳生酮成了谈资,低脂低油甚至被写进了父母那一辈的语言辞典——过年的饺子都没有以前的香了。

油多的饺子才香啊!

*作者供图

年,我们还在谈论减肥。但《百年减肥史》这本书至少可以让我们知道,减肥的路上,最大的敌人并不是糖、碳水或脂肪,而是自己。

不过度减肥,也不过度饮食。学会适度,恐怕才是减肥路上最难的课题。

不要吃太多哦!

*rollingwildsafari

就快过年了,希望这篇推送可以给大家一些启发。

我们下周见!

作者:梅姗姗

排版:风味君

头图:《rollinwildsafari》动画

图片部分来源网络

如有疑问请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天减,年年胖,1202年,我们还要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