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沙洲暖:死囚妈妈的三儿郎谁养大
导读:
17年间,她收养了64个素不相识的“孤儿”,这些“孤儿”有相同的身世,母亲都因家庭暴力杀死丈夫而服刑。
在辽宁沈阳市前进乡的一个小院子,62岁的付广荣,被64名“孤儿”喊做“娘”。
64名“孤儿”中,“梁家三儿郎”是付广荣最早收养的三个孩子,从此,付广荣的命运和这些孩子连在了一起,风里雨里,不离不弃,只为了兑现当初对孩子亲生母亲的承诺......
全文约字9图,预计阅读需要20分钟
正文:
(付妈妈故事登上美国新闻周刊)女律师收养梁家三郎,悲情家庭震痛一颗慈母心
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新发乡联合村,一个靠近内蒙草原的村落,村民金丽娟因无法忍受丈夫的家暴,趁婆婆带着三个儿子去姑姑家串门时,用刀将酒醉的丈夫杀死,被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缓。
家中,只剩下了年迈的奶奶和金丽娟三个幼小的孩子,大郎梁俊杰5岁,二郎梁俊华3岁,三郎梁俊男两岁。
奶奶体弱,从此,祖孙四人开始了乞讨、流浪的生活,食不果腹,一次,二郎因为抓蛇吃被蛇咬伤,医院,住院期间,央视一套正播放沈阳儿童村的事。
院长对奶奶说:“我与他们联系一下,咱把孩子送去吧?”奶奶同意了。
第二天中午,院长打通了付广荣的电话,付广荣当即答应收留三个孩子。年出生的付广荣是沈阳市人,当过律师,曾是辽宁省法制教育中心主任,独生女儿在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
(付妈妈)几年前,付广荣在辽宁省女子监狱作报告时,一名因不堪家暴杀死丈夫而服刑的女犯跪在她面前,希望她帮忙找到流落在外的儿女。
付广荣在帮忙寻找孩子的过程中,她被女犯的孩子悲惨的遭遇震动了,一个孩子被拐卖,下落不明;另一个被流氓控制沦为小偷,最终进了少管所。
此后,付广荣对东北三省女子监狱的女犯进行调查。
其中,因反抗家暴杀死丈夫而服刑的女犯有多名。
付广荣发现,这多名女犯的孩子,有一半以上无人照管,有的在街上乞讨,饿得胃穿孔;有的寄人篱下,受尽屈辱;还有孩子自杀……
付广荣深感震惊,在丈夫和女儿的支持下,她以80万元卖掉了平米的律师事务所,又拿出所有积蓄,并向朋友借款40万元,在沈阳市前进乡建了一个儿童村,给那些因母亲杀了父亲入狱而流浪的孩子一个家。
放下电话,付广荣立即乘车赶到吉林女子监狱。
得知付广荣的来意,金丽娟感激涕零,两人按照法律规定,签署了寄养协议,“孩子交给我,你安心改造,将来你出狱,我将三个孩子有模有样地还给你!”
(17年前,被付妈妈收养的梁家三儿郎)就这样,三兄弟被付广荣领回沈阳,成为儿童村最早收养的孩子。
那时,大郎8岁,二郎5岁,三郎4岁,三个孩子在草原长大,野性十足。
付广荣将大郎送进了小学,将二郎和三郎送到学前班。
三个儿子不好养,大爱抚慰三颗不安的灵魂
在付广荣的精心呵护下,当初黑瘦矮小的三个孩子,壮得像三只小牛犊,之前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也在付广荣的耐心教导下,改变了不少。
然而,三个孩子常常做噩梦,经常从睡梦中惊恐地哭醒。
每当这时,付广荣就将孩子抱到自己的床上,轻轻地拍着孩子的背,不停地安慰:“别怕,没事了,付妈妈在这儿,没有人能伤害你。”
付广荣知道,三个孩子强壮的身体里,是三颗受伤的、脆弱的心。
即使不再为生活所迫,那压在心底深处的恐惧记忆,仍时不时惊扰年少不安的灵魂。
年夏天,三个孩子的奶奶在养老院病重,付广荣带着孩子去老家看望奶奶。
再次回到家乡,大郎已是13岁的初中生,二郎和三郎也读了小学。
村里的人对三个孩子既亲热又好奇,言谈中,免不了说起当年的旧事,唏嘘不已。
那天,看着当年的惨案现场,看着曾经的老屋已摇摇欲坠,三个孩子尤其是大郎,脸色惨白,付广荣拍了拍大郎,想拉着孩子尽快离开,没想到大郎突然认真地说道:“付妈妈,我爸长得又高又壮,我妈一个人是杀不了他的。
我敢肯定,一定有人帮助。等我长大了,我要把这个人找出来,杀掉报仇!”
“大郎,这是你自己想象出来的,对吗?”付广荣听了,出了一身冷汗:“如果真有你说的这样一个人,我们应该报案,让法律来制裁他。答应付妈妈,无论何时,你都不能有杀人报仇的想法,好吗?”
回到沈阳,付广荣坐不住了,再次前往吉林女子监狱,她要和孩子们的妈妈一起,化解他们的仇恨。
一个月后,金丽娟给儿子们寄来了一封信:
我亲爱的宝贝儿子们,妈妈想你们。
因为我的暴力,让你们失去了父亲、失去了母爱,让奶奶老年丧子,我每时每刻都在后悔,我曾想以死赎罪,可我不舍,我不是怕死,我是怕死了之后,再也看不到我的儿子们。
我的宝贝儿子,妈妈罪孽深重,生下你们,却没养育你们,妈妈希望你们在付妈妈的教导和培育下,成为有用的人,不要像妈妈这样,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忏悔一生。
我的儿子,妈妈深爱你们,妈妈要好好改造,争取能走出监狱,今生今世,只要还能见到你们,哪怕只能远远地看一眼你们,妈妈也会活下去……
付广荣把信交给三个孩子,让大郎读给两个弟弟听,大郎读着读不下去了,搂着弟弟大哭起来。
几天后,大郎带着两个弟弟,来找付广荣:“付妈妈,我们想去看我们的妈妈……”
付广荣眼圈一红,心里特别高兴,立即带三个孩子赶往车站。
当天开往长春的火车只剩下站票,就这样,付广荣带着三个孩子,从沈阳一直站到长春,半夜他们下了车,在火车站呆了半宿,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了女子监狱。
看见母亲,三个孩子短暂的沉默之后,9岁的三郎扑到了金丽娟的怀里:“妈妈,我好想你!”大郎和二郎也跟着走了过去,母子四人抱头痛哭。
金丽娟告诉大郎,自己确实是忍受不了爸爸的暴打,一时冲动,心生恶念。
大郎流着泪点点头。父亲对母亲的家暴,伴随着仨兄弟的成长,每当父亲施暴时,仨兄弟都非常害怕,躲在床下瑟瑟发抖。
“大郎,妈妈当初应该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金丽娟说道,“人一旦犯了罪,就死了大半了,要受法律制裁,要受良心谴责。妈妈现在就是生不如死。”
那天,临分别时,三个儿子突然对金丽娟说道:“妈,我们等你回家!”付广荣非常欣慰。
在监狱安排下,付广荣又带着三个孩子参观了普法宣教室,以案说法,让三个孩子接受普法教育。
此后,付广荣经常带着三个孩子去看望妈妈。
渐渐地,双重的母爱驱散了孩子心头的恐惧和仇恨,三个孩子变得平和安宁,越来越懂事。
此时,儿童村已经有了近30个孩子,原来的四间大房子再也放不下床铺,需要增盖屋舍。
然而,几年来,付广荣为了儿童村的孩子吃饱穿暖,已经倾囊而出,还欠下近百万元的债务,勉强买回了盖房子的红砖,就再也拿不出钱,那段时间,付广荣天天为盖房的木料发愁。
大郎见状,就带了二十多个孩子去附近工地偷了半车木料。
付广荣气极了,把二十多个孩子叫到院子里集合,手持木棍:“你们太给付妈妈丢脸了!付妈妈知道你们为了咱们家,可你们这样,就是把家修成了贼窝!”
“妈,我错了,是我带的头,您打我吧!”大郎敢做敢当,付广荣生气地说:“我就知道是你!你仗着我疼你,什么坏事都敢做,我今天非打死你不可!”
付广荣举起了木棍,却没有打下去,她根本不舍得打孩子。
最后,付广荣带着大郎和20多个孩子,把木料送回了工地,并当众给施工单位赔礼道歉。
木料事件之后,付广荣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