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好奇心重
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
他们喜欢用嘴去探索世界
硬币、瓜子壳、坚果、衣服扣子
笔帽、螺丝钉、金戒指......
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
一不小心就在孩子体内开起“杂货铺”
着实困扰着家长们
对于这些小物品家长们都是能藏尽藏
可还有一个“隐形杀手”我们家家都有
却经常被家长们忽略
导致不少小朋友无意中误吞
没错!
这个极易被忽视的“隐形杀手”
就是电池
7月6日,3岁男孩小宇(化名)从医院出院回家。看着孩子平安康复,小宇的妈妈王女士(化名)总算松了一口气。
时间回到一周前,6月30日下午,小宇在家里玩电视机遥控板,等王女士留意到的时候,发现遥控板中的7号电池少了一节,到处找都没找到,她怀疑是不是被孩子吃下去了。一问,果然,小朋友承认刚刚把电池吞下去了。
这可把王女士吓坏了,她赶紧带着孩子医院,做了腹部立位片检查,孩子的消化道内确实有异物。但孩子太小,接诊医生建议转到市妇幼保健院做进一步治疗。
当天傍晚,小宇被收入小儿消化专科。此时离他吞下电池差不多已经4个小时了,家长急得要命,孩子精神倒挺好,不哭不闹,没发热,也没恶心呕吐,没腹胀腹痛,更没腹泻便血等症状。入院后,小儿消化专科学科带头人、黎小秀主任医师为小宇做了详细检查。由于担心电池在孩子胃部停留时间太长进一步造成伤害,黎主任评估病情后决定在第二天早上为小宇进行急诊手术,在全麻状态下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
手术过程非常顺利,在内镜下可以清楚地看到电池,医生用网篮借助巧力,把电池往外取。电池到了咽喉部位打横卡住,黎主任用手轻轻的捏住电池调整方向,然后直接在喉咙口用手把电池抓了出来,看着电池被取出,在场医护人员都松了口气。
电池取出后,黎主任又为孩子进行了检查,发现孩子的胃底、胃体已经出现了多处腐蚀,幸好情况还不算特别严重。“如果电池长时间在胃部,那肯定会造成胃穿孔,就非常严重了,可能会危及生命。”黎主任说。在医院治疗了近一周后,小宇痊愈出院。
这是一个幸运的案例
由于发现早和就诊及时
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
但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儿童误吞异物事件频发
作为家长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
防范于未然
如何发现孩子吞入异物?
大多数情况,孩子都是在大人观察不到的时候误吞了异物,比如玩具上的小零件不见了、孩子自述吃掉了一个小东西等。
有些情况下,孩子误吞异物后完全没有任何症状!如孩子附近有像电池、磁铁、尖锐物品这类安全隐患很大的东西,家长一定要多加注意。
另一种情况,孩子会出现一系列异常症状:如呛咳、不愿进食、恶心、呕吐、大量流口水、唾液带血,甚至窒息等情况,这时严重怀疑吞入异物,医院就诊。
孩子易吞食的十大异物杀手
其实消化道异物在儿童很常见,尤其是6个月到3岁的孩子,70%~75%的上消化道异物滞留于食管(以食管入口处最为多见),其次为胃和十二指肠。
误吞异物,预防为主
远离危险,重在预防。孩子平日爱玩、爱闹,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们注意一些日常小细节就能够减少孩子误吞异物的情况。
1.孩子玩具的选择:尽量不要给孩子玩体量比较小的玩具。另外在购买时也要查看一下玩具是否能够拆卸,容易拆卸和脱落的零件也有可能会导致孩子误吞。
2.药物不能随便放:家长要把一些药物品放置于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不然会让一些好奇的宝宝误吞。
3.避免容易误吞的食物:如果宝宝吃了果冻及干果类的食品可能会造成窒息,所以家长尽量不要给3岁以内的孩子吃此类的食物。大年龄段的孩子进食干果类食物时,也应避免说笑,以防误吞入消化道或误吸入气道。
4.管理收纳好生活小用品:收纳好一些容易引起孩子误吞的用品,比如螺丝螺母、电池、钉子、针、纽扣、干燥剂等,把这小物品都收纳在一个柜子里面,不能让孩子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