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寒露过后,如何养生
TUhjnbcbe - 2024/10/25 16:42:00
北京白癜风去哪个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寒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过后,太阳直射高度逐渐降低,温度急剧下降,昼夜温差增大,因寒冷而凝结出露水,因而称为“寒露”。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代表着凉爽的天气向寒冷天气的转折。寒露节气过后,日照逐渐减少,光热辐射散失的快,寒气逐渐增长,早晨和傍晚会感觉到明显的寒意。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的雨季和雷暴天气逐渐结束,天气干燥,南方地区一片秋意盎然之景,北方的部分地区已经呈现冬季景象。

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温差变化。从洁白晶莹的露气转为寒冷欲凝,生动地反映出气温的不断下降。随着寒气增长,万物也逐渐萧瑟。如果说白露是从炎热到凉爽的转折,那么寒露就是从凉爽到寒冷的转折了。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被称为“多事之秋”。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理论,这时人们应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旧病复发。

注意调和精气神

1、作息起居。秋季阳气渐退、阴气渐生,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宜早睡早起!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达。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趟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

2、养阴润肺。古有金秋之说,肺在五行中属金,秋季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甚至毛发脱落、大便秘结等一系列秋燥症状。

3、“贴秋膘”不宜肥甘厚腻。寒露时节天气寒凉,人们更喜欢吃胃厚油滑的食物。但是,这会给肠胃系统造成负担。建议多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汤类、粥类和羹类。古人有曰:“晨起食粥,推陈出新,利隔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

4、寒露不宜脚露。民间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因为人的双脚离心脏远,因此,血液供应少。很容易“寒从脚生”,寒露过后,凉鞋、短裤全要收起来。晚上睡觉的时候,要注意保护3个地方,第一个是肩关节,很多人得了肩周炎很难医治;第二个是小腹部,小腹受寒很容易导致腹泻;第三个容易受凉的地方就是腿肚子,如果受寒很容易出现“抽筋”的现象。

5、“秋冻”要因人而异。“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但进入寒露之后,就不能再秋冻了。如果在寒露时节(尤其早上和晚上)过度追求秋冻的戒律,反而易引起呼吸道、关节、心脑血管、消化道等疾病的青睐。体质不好的老人、孩子或者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一定要更加注意。

寒露以后一定要防寒保暖,第一要防穿衣过少,第二防止拉伤,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人体反射性收缩血管,韧带伸展减低,很容易拉伤。

合理饮食药膳

寒露时节,是个各种疾病的多发期,所以要因时制宜,安排好日常的饮食起居,增强免疫力。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即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状。

民间一直非常重视秋冬进补,有“秋冬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但寒露时节人的脾胃尚未完全适应气候的变化,因此不能急于进食肥甘厚味,当先调理一下脾胃,为脾胃更好地受纳补品做好准备。

“秋中之秋”的节气气温变化无常,胃肠道对寒冷刺激非常敏感,若不慎着凉,容易引起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复发,严重者甚至发生胃出血、胃穿孔等并发症。因此,有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尤其需要注意胃部、腹部保暖,定期复查胃肠镜,饮食上可以选择水果之中的梨、柿子、香蕉等,蔬菜中的胡萝卜、冬瓜、银耳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中老年人和久病者宜多食红枣、莲子、山药、鸭、鱼等食品。早餐应吃温食、如温性的驼奶。

《饮膳正要》记载:“骆驼乳,性温,味甘,补中益气,壮筋骨,令人不饥。”

驼奶属于温性,含有多种活性蛋白质,如溶菌酶、乳铁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此外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铁、18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骆驼奶中脂肪和乳糖含量低于牛奶,是糖尿病和乳糖不耐受患者不错的选择。

1
查看完整版本: 寒露过后,如何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