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社会,没有钱万万不能。然而,肆无忌惮的利用大家的恐慌心理和不安全感,煽动焦虑情绪,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都是因为你穷”绝对是不公平的。
——美丽姐
前不久,支付宝旗下的蚂蚁财富发布了一系列推广广告。该文案以“年龄越大越没人原谅你的穷”为口号,搜罗了16句咪(du)蒙(ji)风(tang)的箴言,在成功掀起流量的同时也遭到了几乎是全网的diss。
▲“你对大牌化妆品如数家珍,但绝不会透露自己只用赠品小样。”
▲“每逢同学会,你都只能搭别人的顺风车。”
▲“没有逃离北上广,并不是凑够了首付,而是每天的外卖,可以一起凑满减。”
▲“每天都在用六位数的密码,保护着两位数的存款。”
字字扎心,句句见血。然而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们纷纷表示,感同身受的同时更受到了歧视与伤害,并授以:丧格满分,文案高分,情怀零分,良心负分。
稍后,蚂蚁财富撤下广告并发公关文致歉。支付宝更是火速撇清干系,称每个认真对待生活的人都值得尊重,这些文案并不是支付宝提倡的价值观。
▲支付宝官方澄清说明。
不管支付宝怎么甩锅,微商们已经纷纷更新了朋友圈:马云爸爸说过,年纪越大,越没有人会原谅你的穷!
有意思的是,就在蚂蚁财富文案事件发酵的一周前,京东发布过一则同样针对理财产品的视频广告——“你不必成功”。
“你不必把这杯白酒干了,喝到胃穿孔,也不会获得帮助,不会获得尊重。”
“你不必有什么户口,也不必要求别人要有什么户口。”
“你不必买大房子,不必在月薪一万的时候就贷款三百万。”
“你不必背负那么多,你不必成功。”
“没人原谅你的穷”和“你不必成功”,针对同样的客户,同样的产品,蚂蚁财富和京东金融,一个如严冬般残酷,一个如春天般温暖。
然而,貌似截然相反的推广手段并非意味着两种态度的对抗,也无所谓孰优孰劣,这两只广告的核心都是揪着“恨穷”这个痛点,宣传“金钱决定一切”的价值观,变着法的告诉你:没钱是你的原罪,有钱赢者通吃。
更鸡贼的是,在各种刻骨铭心的挖苦和揭短之后,人家还要踩上一脚:你看你都丧成这样了,还不快来买我们的基金!
美丽姐想说:WTF!
以60年代为背景的美剧《广告狂人》中,业界老手Don告诉下属:“广告都是基于一个东西:快乐。快乐就是没有忧郁和恐惧的自由。”正因此,在撰写香烟广告时,Don否绝了“人终归一死,不如及时行乐”这一方案,而改为:幸福牌香烟istoasted(烘烤,同时Toasted也是在婚礼和重要场合大家敬酒祝福的意思)。
事实不等于真相,残忍更非正义。
为商业目的而夸大的负面情绪,更不应该在公众面前广泛传播。
▲遇言姐心目中第一广告帅人——Don。
金融老总们如果有点良知和商业常识,都不应该选用一个以踩踏和打击潜在消费者博出位的广告。如果说制作文案的年轻人们是蠢,是相煎何太急,是内讧和出卖自己痛苦的奸细,那么拍板的人就是坏,是恶。
穷,并非个人的责任,也不该让个人来承担。
“你凭什么穷得心安理得?”
“我为什么拉黑了朋友圈里所有的穷人?”
“你穷你有理?”
“年龄越大越没人原谅你的穷!”
短短20年,中国人从仇富进化到了嫌贫爱富,从鸡汤进化到了鸡血。所有这些噱头都在恐吓大家:人穷则亲戚嫌弃你,同学嫌弃你,朋友嫌弃你,孩子嫌弃你,甚至没人关心你吃没吃饭,没钱无以谈尊严。
在沸沸扬扬的“以穷为耻”的煽动下,真正导致贫穷和焦虑的原因被掩盖了。
你赚不到住ICU的钱,家人一场大病足以令你破产。难道这不应该是医疗改革的问题?
你赚不到买房子的钱,就得提心吊胆受房东的气。难道这不应该是租房市场混乱的问题?
你赚不到上私立的钱,孩子就得回老家入学,当留守儿童。难道这不应该是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
你赚不到衣锦还乡的钱,就得为发红包,随份子苦苦谋划。难道这不应该是民间陋习的问题?
年,江艺平女士寄语南方报业——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江艺平女士。
18年过去了,作为中国顶尖企业的阿里和京东,非但没有致力于建设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还要质问“何不食肉糜”,这是什么道理?
蚂蚁财富广告文案事件发生后,有些媒体撰文称,这是大实话,真实的生活只有更加惨淡。
▲有些网友认为这是大实话。
美丽姐说,商业社会,没有钱万万不能。然而,肆无忌惮的利用大家的恐慌心理和不安全感,煽动焦虑情绪,把一切问题都归咎于“都是因为你穷”绝对是不公平的。
拿蚂蚁财富广告圈定的年轻用户来说,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到金融,互联网这些高收入风口行业,医疗、科研、志愿者、缉毒警察……这些社会安定必须的岗位或者我们说为人民做贡献的职位,难以市场化的从业者是否就活该下无立锥之地?
当高晓松终于凭借脱口秀的大潮咸鱼翻身,窦唯、朴树、赵明义这些不善言商的理想主义音乐人,就该因搭乘地铁、用诺基亚、端保温杯而遭到群嘲?
罗振宇说过一段话:“如今真正活在社会底层的,是那些在5A级写字楼里,上班打卡中午吃盒饭的。”
▲罗振宇
美丽姐的助手,外语学院硕士毕业的妹子,为了省钱在天津买房子,每周末才回家一次,平时就住在公司宿舍,还是新婚。勤奋的年轻人们的生活已经很艰难了,何必还要踩上一脚。
咪蒙有句名言:
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
在加拿大这个资本国家生活了10多年的美丽姐,当然知道金钱的重要性。但我不会在理解功利的同时去踩低他人。
因为我深知,这个世界上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着跟自己一样的资源条件和追求。在金钱和天赋这两件事上,从来没有生而平等。
今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说:“高考是阶层性的考试,农村地区越来越很难考出来,我是中产家庭孩子,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一席话赢得了无数赞同和好感。
▲今年北京高考文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说。
这是一个既得利益者对他人的理解和同情。有时候你赢不是因为你比别人强大,而是这个游戏从来就不公平。
遗憾的是,一个孩子都懂的道理。作为资方的大鳄们和掌握发言权的人却不明白。
或者揣着明白装糊涂。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穷?
中国人有多穷?
中国的贫困标准是人均年纯收入低于元。不仅如此,因为中国现在是一个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所以我国的贫困标准是高于世界银行的国际贫困线的。虽然尚未能消除赤贫,但毫无疑问的,总体而言,中国人的生活跟几十年前相比天壤之别。小时候搬过蜂窝煤、搬过储存大白菜的美丽姐是真没想到有朝一日北京会变成今天的样子。
▲二十年前的北京和今天的北京。
为什么在物质丰富的今天,我们却时刻陷在钱不够花的恐惧中?
知乎上有一道问题:北京的高房价是否透支了外来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
高票回答出自一位清华本硕博,在中科院工作的年轻科学家。因为热爱科研,他拒绝了年薪45万的聘书,投入中科院门下,甘愿做一个中国式的谢耳朵。
然而,这一切“理想”都在孩子面临入学时土崩瓦解。任你博士学历,任你留学背景,任你勇攀科学高峰,任你为自己也好为国家也好追赶国际前沿科学研究水平,都敌不过片区内的孩子排序招录。家长们按户口、社保、房产分为三六九等。排不上的孩子只能上6万一年的私立,这是月薪1万出头的研究员所负担不起的。
为了孩子上学的事,答主一家人最终决定离开北京调往南京。临行时去辞别一向器重自己的老院士,这位堂堂汉子忍不住哭了。
面对这样一位视野开阔,专业精湛,却因薪酬微薄而不得不逃离北上广的精英,不知蚂蚁财富是否还说得出:没人会原谅你的穷,活该你穷。
再说说我自己,回国创业之后,我感到了在国外时从未体会过的焦虑。
十几年前美丽姐刚在加拿大开始工作的时候,我的领导也是个年轻人,大家都不富有。聊天的时候,他提到自己每年旅游两次,再多就负担不起了。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在众人面前坦坦荡荡的说“Icanntaffordit”。(我负担不起)
后来,领导晋升合伙人,他仍然住着没有车库的旧房子,跟我们一起吃特价的快餐,每年去一次埃塞俄比亚,捐助那里的希望小学。
一个正常社会的职责是拉拢上下层阶级的距离,让努力工作的年轻人们觉得自己是有希望的,一切是值得的,给从原始积累开始的年轻人一点机会。这不是虚伪而是责任、是道德、是大家的共识。而我们呢,各色鸡汤、鸡血,一边喊着阶级固化,上升通道关闭,底层出身的年轻人没机会了,一边又喊着,你穷你活该,没人会原谅你的穷。
一个人的收入情况,到底得罪了谁,为什么需要别人的原谅?
我们穷,但我们不傻,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资源占有者公然嘲笑自食其力的“穷人”,刻意放大社会贫富差距,反复蹂躏他人的痛处,通过制造焦虑感来营销,这样的广告文案让人印象深刻,但可能适得其反。
去年,支付宝推出了生活圈,只允许女性发帖,男性只能打赏和评论。今年5月,网易云音乐搞了个扎心推送:“你这么爱听歌,一定活的很难过吧”,“夏天都结束了,你还是那么胖”。
如今两个金融机构又猛戳“穷”这个G点,这也从侧面看出了,我国的企业的赚钱能力是世界一流的,真正伟大的公司距离尚远。
当年,google提出的口号是“不作恶”,今天,我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底线。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