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s://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1636.html今年以来,已有上百例吞异物案例,或与“宅家”时间长有关核心:5月9日晚,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连续手术抢救了2名误吞磁力珠的儿童,目前两名儿童脱离生命危险。磁力珠已经成为了低龄儿童吞食异物的“杀手”主力。“轻则呕吐腹痛,重则肠胃穿孔,多数都是低龄儿童,磁力珠吞食后危害太大,家长尤其要注意。”该院普外科主任徐琦说到。医生表示:“今年以来,已发生上百例吞食异物的案例了,节假日尤其高发。”医院统计,每年大约有两百多个儿童因吞食异物就医,今年时间尚未过半,截至目前已有上百个“熊孩子”医院就医。“我们发现,吞食异物急诊在节假日尤其高发。今年还不到半年就接诊了上百个吞食异物的儿童。可能和今年的特殊情况有关。”情况罕见一日之内接诊两名儿童误吞磁力珠“这种一天之内接到两起的情况太罕见了。而且两个患儿情况都比较严重。”该院普外科主任徐琦说,两名患儿一位四岁零2个月,一位两岁零10个月。“我们从两岁的小朋友胃内取出磁力珠4粒,肠道内12粒,共计16颗,未发生穿孔,4岁的小朋友病情比较严重,从胃内取出磁力珠11颗,小肠内14颗,共计25颗,同时发现胃穿孔1处,空回肠5处穿孔。”徐琦说。据悉,两名患儿病情尚平稳,但仍未脱离危险期,4岁的小朋友因为出现胃穿孔现象,目前正在pIcu接受治疗,仍在严密观察治疗中。就在去年12月,该院就接诊了一名2岁幼童因吞食13颗磁力珠的病例。“就目前情况而言,吞磁力珠的危害特别大,磁力珠看着是小小一颗,但是吞了到一定数量以后,会因为吸力在体内连接在一起,如果隔着其他器官,如肠道等,时间长了容易造成穿孔或血管坏死,危及生命。”徐主任说,而且基本上磁力珠是不可能自行排出的。“大部分的异物都卡在气管里,可以通过支气管镜取出,如果下滑的胃里,可以通过消化道内镜取出,但是吞食磁力珠的情况,只能通过外科开腹手术取出。危险程度最大。”徐主任说。今年5个月不到已接诊上医院每年都会有多位“熊孩子”因吞食各类异物至气管、消化道、胃肠道等。医院呼吸科、消化科、小儿外科、急诊科等均接到过吞食异物的案例。据悉,接诊最多的是呼吸内科,“果核、笔盖和纽扣电池,玩具的小零件……是幼童最常见吞下的异物。”呼吸内科支气管镜室的一位医生介绍到,今年起1月到现在,该科室已经接诊79例,“从接诊情况来看,节假日的情况发生更多,可能与大人疏忽照料,看管马虎有关,多数以6岁以下幼童为主。“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大家都宅在家里,发生类似情况的机会就更大。”该医生说。据统计,今年以来,呼吸内科支气管镜室接诊79例,儿童消化内镜中心接诊近20例,小儿外科接诊两例,不到半年,数量超过了一百,也印证了这名医生的说法。儿童吞食异物多数家长医院急诊与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建丽介绍,“目前,引起肠穿孔的4岁患儿仍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让我们吃惊的是,在取出磁力珠之前,家长对此全不知情。”陈主任说。每年春节寒假都会接诊很多气管异物的患儿,这些患儿绝大部分都是吃了坚果类的食物被卡到,最为常见的就是瓜子、花生、开心果等。“亲朋好友相聚在一块,家长对孩子就更加疏于照看,因此孩子气管卡了异物,也不能及时发现,常常导致孩子面临险境。”陈主任说。“如果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起初,异物进入气管,孩子只是会有轻微气喘和咳嗽表现,多数父母会以为孩子只是有点“小感冒”,只有情况越来越严重,着急的父母医院就诊。”对此,陈主任说,3岁以下的孩子咀嚼和吞咽功能都还没有发育完全,甚至语言表达能力也不清晰,就有可能造成诊治延误。另外,吃食物时玩耍、哭闹或者跑跳,食物容易进入咽喉部甚至气管,导致异物卡喉或者气管异物。她提示,孩子如果发生经久不愈的咳嗽、气促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抗炎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也应考虑有发生气管异物的可能。“特别是节假日过后,如果家长发现家中幼童有咳嗽、气喘等症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如果是误食异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接受治疗。”陈主任提醒。走访玩具适用年龄提示多数家长视而不见对于医生认为目前危害性最大的磁力珠,记者在网络上的相关售卖网页中看到,磁力珠有各种颜色可选,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利用相互之间的吸磁力做出多种图案,属于益智类玩具,网页上也有明显的提示,适合14岁以上儿童。但是,走访近20位家长后发现,这个新兴起的玩具,都是在10岁以下儿童中比较流行。“虽然说这个玩具提示了只是适合14岁以上儿童,但是14岁儿童相当于半个成年人,对这些玩具并不感兴趣,相反的在小学低年级段的学生中比较流行。”一位小学老师表示,这些孩子还将这些玩具与二胎的弟弟妹妹们分享,这就造成了更大的安全隐患。“没有办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按照玩具提示的年龄阶段挑选玩具。”一位家长说,现在小朋友之间都是相互分享玩具,尤其是二胎家庭,年龄差在所难免。“大家一起玩同一个玩具太常见,而且小孩子对玩具的喜爱程度,常常受周围小伙伴和电视节目的影响。”一位家长表示。医院PICU病房的走廊上,谈及此事,这名4岁患儿的爸爸邓先生后悔不已,“娃娃是看到同龄小孩子正在玩,加上电视中一些儿童节目也在对这个玩具进行宣传,娃娃一给我说,我就在网上买了回来。”邓先生说,新玩具到手还不到20天,如果知道吞下去危害这么大,就不敢买给孩子玩了。“也怪自己平时没有留心这一类的新闻,也没有注意看适用年龄提示。”邓先生表示。“避免孩子误吞异物,预防是关键,家长是第一责任人。儿童吞食异物,危害大,处理困难,重在预防,家长一定要高度重视,看护好孩子,尽到监护责任。”医院相关专家表示。除了玩具,家庭中一些常见物品,也是这些幼儿吞食的主力军。在支气管镜室和儿童消化道中心,两个科室收集了上千个取出的异物。专家介绍了这些“熊孩子”吞食的异物主要为以下几大类:1、硬币、磁力钢珠、游戏币、弹珠、棋子等,其中硬币发生的情况最多。这类异物对孩子损伤相对较小,大部分能够自行排出,但也可能会滞留胃内。危害极大的是近期市场上售卖的磁力钢珠。2、棒棒糖棍、铁钉等,此类异物可能留滞胃内,不易排出,引起胃黏膜损伤甚至是穿孔。3、以纽扣电池占比最高、危害性最大。纽扣电池进入孩子胃肠道后容易被胃酸等胃肠溶液腐蚀,4-6小时会导致化学物质泄漏,需短期内取出,否则危及生命。4、枣核、牙签、鱼刺等,此类异物容易划伤食道,引起局部感染、穿孔、主动脉弓大出血。(来源:贵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