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白癜风专科医院媒体称高校自主招生比例高对农村学生不利
近日,国务院提出了促进教育公平的部署和要求,决定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这让更多勤奋好学的农村孩子看到更多的希望。这是在教育资源不公平背景下的一项追求公平结果的*策,具有积极意义。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虽然整体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并呈现马太效应,即穷者越穷,富者越富,赢家通吃。这表现为一些方面阶层固化的趋势明显加速,社会向上流动的通道越来越狭窄,这是社会资源分配不均与权利不平等所致,导致机会不均、贫富不均。
在教育方面表现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农村和城市都存在很大差距,大部分农村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利地位,师资力量、学校设施、管理水平等都无法与城市学生相比较。即使在城市,教育资源也是向少数所谓“好学校”集中,往往是一些拥有权力的人通过批条子就可以让孩子上更好的学校,富人则出高价购买学区房。
贫富不均不可怕,因为市场竞争与个人能力决定了收入不可能平均,只需要*府提供一定水平的社会保障即可,公平竞争后的贫富不均大部分都会接受。令人遗憾的是机会不均,而这背后就是权利的不平等。高考被认为是中国最平等的一个人才选拔机制,所有学生都按照考分决定命运,但是,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他们的起跑线与城市孩子是不同的,这说明,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公平的教育资源。
例如,近年来考入北大清华的农村大学生只占15%左右,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均低于30%,这与中国人口结构极不相符。除了农村教育资源落后之外,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个是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越来越高,这对农村学生非常不利,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钱,也没有机会能参加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和校外活动。其次,由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使得农村留守儿童比较多,他们缺乏家庭的关爱和监管,自身也缺乏学习自制力,在教育水平本来就差的情况下,再不够努力那将处于更不利的位置。
农村大学生数量减少,令读书的“成本-收益比”越来越不能让人接受。在高考这一相对公平的择优机制两端,一边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一边是就业的不公平。如果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本,比如农村出来的一些大学生,很难找到令人满意的工作。
大学收费高、毕业工作难找、命运难以改变等原因,再加上体力工作或从事小本生意的收入持续上涨,改变了农民的看法,社会上一些读书无用论较为流行,身份论抬头。我们认为,假如缺乏公平的竞争、选拔和退出机制,必将不利于整个民族的发展与和谐,这种社会结构与制度不仅会对中国经济升级产生不利影响,对未来的社会稳定来说也是个问题。
因此,*府除了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应该在整个教育层面,对教育资源进行一次系统而彻底的公平分配,也要为务工子女在所居城市就读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减少留守儿童数量,让他们在父母的关注下学习和成长。*府也应该进一步降低大学学费,尤其是对贫困地区的学生要有一定的财*补贴,或者提供更多打工的机会和帮助。在就业市场,至少应该把很多有关户籍等准入门槛取消,消除制度歧视,才可能为农民学生建立一个公平的教育和就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