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和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为心肌细胞不可逆损伤。尽管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上已经取得的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下降,这成为患者长期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决定性因素。总共有33个接受干细胞和标准治疗对于左室功能的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其中大部分研究样本量小并且证据不足。此次实验为前瞻性、开放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评估了1到3周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期间增加经冠状动脉注射自体单个核细胞治疗,干细胞注射计量为5-10×。
方法
在此研究中,我们将个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干细胞治疗组和非干细胞治疗组。所有的患者都随访治疗后6个月。所有接受了成功PCI术和左室射血分数在20-50%的患者都接受了干细胞注射治疗。
结果
意向性治疗注射自体单个核细胞对于提高左室射血分数≥5%上没有积极影响。非干细胞治疗组在6个月随访中提高5.17±8.90%,干细胞治疗为4.82±10.32%。副作用在两组中相似。数据分析显示当注射细胞数超过≥5×时对患者出现有利影响,这些有利影响在急性心肌梗死之后3周记录的。样本较小是这项研究的局限性。
分析和结论
干细胞注射对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没有获得有利效果。然后,对于患者是安全的。虽然对于心梗后三周注射干细胞有有利影响,但不明显,需要更大规模实验验证。
作者:
译者:高迪(医院暨同济医院心内科)
审校:徐大春(医院暨同济医院心内科)
来源:Efficacyofstemcellinimprovementofleftventricularfunctionin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MI3Trial.
专家简介
徐大春,男,医学博士,留美副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肺循环病学组全国委员,美国华裔心脏学会会员,上海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委。PLoSOne,中国医药导报等杂志特约审稿人。
研究方向
从事心血管病临床、科研与教学工作18年。
临床研究方向:擅长心力衰竭、肺动脉高压诊治、结构性心脏病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工作至今参加先天性心脏病、冠状动脉造影、冠脉内支架植入、起搏器植入、肺栓塞等介入治疗数千余例。
基础研究方向:心肌肥厚的信号通路与肺动脉高压发病的分子机制。
主要奖励
1.年9月-年9月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Lillehei心脏研究所。
2.年获同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3.获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年)。
4.拥有专利一项(专利号:20697521.8)。
主持/参与科研项目:
1.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DDAH1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及靶向机制研究(年)。
2.参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RO1HL,RO1HL研究项目。
3.参与一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中国心力衰竭注册登记研究。
4.已在国内外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杂志Hypertension上发表3篇论著。
5.参与翻译外文专著第三版。
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post
chinahf.org
联系-
↓↓↓↓↓点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