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大儿院援疆干部洪芳副主任医师,联合浙大儿院普外科、放射科,成功救治了一位胃穿孔8厘米的新生儿患者。
3月15日晚,仅出生3天的小艾尔肯紧急转运至*生医院(医院),整个腹部撑的如同“皮球”,出现拒奶、呕吐等现象,情况十分危急。在补拍床边立位片后,医院线上联系了曾经援助医院的专家钱云忠主任医师、放射科祝栋主管技师等开展MDT。经多位专家讨论,高度怀疑该患儿存在胃穿孔的可能,需立即进行手术。麻醉科医师需要为这个身长只有50厘米的小患儿建立静脉通路,麻醉科主治医师孙明明说:“新生儿并不是成人的缩小版,各项操作技术及用药均有较高的要求。浙大儿院每年都会给我们名额去进修,我之前专门在浙大儿院麻醉科进修过儿童麻醉管理,在系统的学习后,我能较好的进行新生儿麻醉。这次的患儿只有3天,代偿能力差,麻醉风险大,不仅建立静脉通路、气管插管很困难,在手术中更必须严密监护并调节患儿的内环境、电解质、血糖、血压、呼吸参数、体温等使之在正常范围内。”
在把握拔除胃管的时间节点时,医院普外科李忠主任再次询问钱云忠主任医师的意见。因患儿胃部破裂范围较大,在经过各方讨论后,最终决定延长胃管停留时间,最终胃管于术后14日成功拔除。
“这是前后方专家联动、医院多学科联合救治的典范。”洪芳副主任说,“新生儿科一直有医医院进修学习,掌握了难度较大的新生儿PICC置管技术及多项救治急危重新生儿技术,最终让患儿顺利实施了手术前、后的监护和治疗,并多方协作救治成功。”
自年中组部开展“组团式”援疆医疗人员选派工作以来,浙大儿院与*生医院儿科以“以院包科”的方式进行了结对支援。医院充分发扬“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践行“舍家报国、倾情援疆”的使命,秉承“求是创新、担当奉献”的浙大援疆理念,从管理能力、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综合实力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医院儿科实现跨越式发展。
编辑:绒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