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第一次连台手术 [复制链接]

1#

“快点儿,快点儿,这些要消*,那些要撤掉。赶紧把下个病人带进来!”医院情况而且又是“急脾气”的闫主任一遍遍地用熟练的法语在指挥和催促着来手术室实习的实习生们。这发生在第一台冀队的骨髓炎手术后,第二台闫主任的手术开始前。

这是我们第一次做连台手术。平时略显冷清和安静的手术室此时却异常繁忙,手术室护士Michelle和实习生们出出进进,在收拾着上一台的手术器械和手术单,在清理着地面血迹和医疗垃圾。冀队和闫主任不时在旁边指导,以期加快工作的进度。因为第二台手术是当天早上查房时临时加上的。患者17岁,腹痛腹胀有几天了,昨天住进我院,腹部压痛反跳痛明显,心率快,弥漫性腹膜炎可以诊断,怀疑阑尾穿孔或胃穿孔,具体病因只能剖腹探查,算是急诊。

临时的连台手术加大了大家的工作量,如此医院不常见到。手术室大多一段时间只有一台手术,大家通常都是四平八稳,慢慢吞吞。这的手术室配备了一名护士长和两名护士,护士长以开会为主,两名护士也是隔天轮流过来上班,消*、包器械等都是一个护士在干,导致我这个麻醉大夫平时也算半个巡回护士了。常年的工作氛围和习惯造成这的护士对这种连台手术缺乏应对,病人转换效率缓慢。手术器械的消*、手术单、操作包等都是需要提前准备和统筹规划的。在国内,手术的衔接和病人的周转都很有讲究,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增加手术数量的重要一环。幸好,医院来了一批实习护士,人多力量大,加上在冀队和闫主任的指导下,有些工作很快上手,也条理清楚了。

这里的工作节奏可能也跟手术量较少有关,也就不需要那么紧张。但有时在紧急情况下,该紧张时还是要紧张起来。上个周末刚吃下午饭,医院打来电话,一名孕妇臀位难产准备行剖腹产,说准备好后叫我们过去。一小时后到17点了,还没有打电话,熟悉当地情况的闫主任跟我还有杨老师说:咱们过去吧,等他们电话不知道多会儿了,别待会儿咱们都睡觉了他又来电话。医院,果然患者家属连药品都还没买。闫主任一面催促家属买药,一面赶紧让护士把病人带到手术室,随后又让护士Michelle到药房去督促家属。直到远远看见Michelle拿着药箱往过走,我们才能放心进入手术间准备。幸好抓紧时间,这名孕妇羊水已经粪染,胎儿在母体内多留一分钟就多一分钟的危险。术后看到母子双双平安,我们觉得之前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这里的气候环境需要适应,语言需要适应,工作节奏同样也需要适应。援非进入后半程,快进入倒计时了。刚刚适应了“非洲节奏”,那回去后的“中国节奏”还适应么?

作者:余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