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穿孔病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工作细胞第四集科普,肥大细胞首次登场胃 [复制链接]

1#
全国重点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最近火热的动漫《工作细胞》!是把人体里的细胞功能作用艺术化成的工作日常的动漫作品,已经更新到第四集啦!来看看这集里科普的是人体“食物中毒”后,细胞们发生了怎么样的反应。

本集动主角嗜酸小姐姐!当之无愧!

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的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嗜酸粒细胞具有较弱的吞噬功能,但一般认为其在抗细菌感染防御中不起主要作用。

肥大细胞大姐姐也是首次登场~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广泛分布于皮肤及内脏粘膜下的微血管周围。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具有抗原呈递功能。能释放过敏介质。具有弱吞噬功能。

好吧,这集嗜碱性粒细胞也十分抢镜,很中二?嗜碱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的胞质中存在碱性染色很深的大颗粒,颗粒内含有肝素、组胺、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A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嗜碱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某些异物(如花粉)引起的过敏反应。而同时释放的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A可把嗜酸粒细胞吸引过来,聚集于局部以限制嗜碱粒细胞在过敏反应中的作用。

目前研究发现嗜碱性粒细胞可以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到位,能释放组胺,然而其直接战斗能力尚不清楚…所以,作者给这种人设可以理解……至于性格设定完全就是艺术上的表现,和科学概念无关。嗜碱性粒细胞作用主要是过敏反应和释放类信息素物质,引导其它粒细胞到位,也有一定的吞噬能力,但由于占比太小...所以其作用可能还不如嗜酸性粒细胞。但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即嗜碱性粒细胞异常诱发的疾病)表现为非常严重的类过敏反应,急性病人会在短期内因脑出血而死亡...

肠炎弧菌:副溶血孤菌,又称肠炎弧菌,属于弧菌属,是一种常见的病原菌。肠炎弧菌是一种嗜盐性的革兰氏阴性菌,主要的栖息地在海水中。如果食用了遭此菌污染的海鲜,会引发食物中毒。可引发副溶血孤菌肠炎,但该病可自限(可以理解为——这病自己就会好了),一般恢复较快。这货和霍乱弧菌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

海兽胃线虫:海兽胃线虫,又名异尖线虫。是属于线虫的一种寄生虫,通体白色,一端略显暗沉,其生命的循环透过鱼类和海洋中的哺乳动物来完成,虽然不能利用人类发育成熟而完成生命周期,但是误食含有幼虫、未经煮熟的鱼肉,可使用餐者受到感染,而患者则会出现剧烈的腹痛或过敏等反应。动画里关于这个寄生虫虫的攻击胃壁画面有点夸张,由该寄生虫导致的急性感染不至于引起胃溃疡甚至胃穿孔这样的严重症状,不过胃中虫体周围的黏膜糜烂,可有凝血块、出血或白苔等改变。

恶心:医学术语,为上腹部不适和紧迫欲吐的感觉。可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常为呕吐的前奏。(一般恶心后随之呕吐,但也可仅有恶心而无呕吐,或仅有呕吐而无恶心)。呕吐:中医病症名,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证。临床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临床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合称为呕吐。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很多,这集恶心·呕吐是由食物中毒(属于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引起的。

本集…这里有最大且唯一的错误点吗?胃:胃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胃的上口为贲门,下口为幽门。胃主要用于将大块食物研磨成小块(又称物理消化),并将食物中的大分子降解成较小的分子(又称化学消化),以便于进一步被吸收。主要吸收少量水和少量酒精以及很少的无机盐。有胃腺,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胃腺的泌酸细胞会在消化过程中分泌出胃酸(盐酸),而主细胞会分泌蛋白酶(胃蛋白酶)、凝乳酶等酶。胃壁会分泌黏液层,而防止由胃腺所分泌的蛋白酶及胃酸的消化。(胃酸——用于杀死附在食物表面的细菌。蛋白酶——用于将蛋白质转为肽。)

作品里展现的胃的画面很形象,可见有很多褶皱的胃壁(实际就是这样),不过显得比较安静,实际上胃消化食物时蠕动、伸缩的能力是很强的(过程很有序)。另外,胃中的消化不是第一阶段消化,食物在达到口腔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消化了(消化可分为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食物在口腔中,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属于物理消化,唾液则具有化学消化的作用,所以充分地咀嚼对食物的消化很有意义)。这里应该改成——蛋白质的第一阶段消化,就准确了。胃相比于本作的角色们来说,已经是一个特别宏观庞大的概念了,此地便不详述。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