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巴克球可能大家不熟悉,但是说起它的另一个名字:磁球,大家就知道了。借助金属球的磁场特性,可以变化组合出各种造型。
这原本是从国外流行进国内的成人解压磁性球,颜色丰富多彩,因此也可以当作项、手镯等饰品,但是不知何时在国内却变成了儿童玩具。
近日,湖北武汉,1岁9个月的轩医院。
轩轩的妈妈发现原本活泼好动的轩轩,突然开始频繁呕吐,无精打采,也不爱吃饭了。轩轩妈妈着急的不行,医院检查。
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医生发现在轩轩的肚子里竟然有一个“手串”。情况紧急,医生当即为轩轩做了手术。
术后取出发现,竟然是误吞了11颗巴克球。强大的磁性,对轩轩的身体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不仅导致了多处的小肠穿孔,还引起了严重的小肠粘连和腹水。
随手上网一搜,其实就能发现巴克球“伤人”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今年9月,湖北1岁10个月的展展也因为误食了巴克球导致肠穿孔。并且就在展展入院治疗后,该院不久又接诊了另外一名,同样因为误食巴克球而导致肠穿孔的7岁患儿。
那么具有如此大杀伤力的巴克球到底是什么呢?
巴克球源自于美国,是一种成年人解压用品,不适合14岁以下儿童使用。但因为可变性强、颜色鲜艳,近年来在市场的推广下,成为了网红儿童玩具。
市面上出售的巴克球颜色鲜艳多彩,孩子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把它当成糖果误食。
一旦误食,具有强磁力的巴克球在肠胃里粘连在一起,极易造成肠穿孔。
医生提醒,家长在为3岁以下幼儿挑选玩具时一定要慎重考虑,不买过小或者有小零件的玩具,避免孩子误食造成窒息等危险。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挑选玩具呢?
关于如何给孩子挑选玩具,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消费者:购买玩具时要认准国家CCC认证,购买适合孩子年龄的玩具,给3岁下幼儿购买玩具时更应该
哪些网红玩具不能给孩子玩可能和你想得不一样
之前看见两岁大的宝宝正在玩一款网红玩具“水晶泥”,亲戚直接抢了过去,并且说明这款玩具的危险性。
这个水晶泥的制作材料主要是硼砂,一般都是含有无色晶体的白色粉末,极其易溶于水。而误食或者触碰到口腔和皮肤破损的地方,还容易被人体吸收,引起中毒的现象。有研究称硼砂造成成人中毒的剂量一般为1~3克,而致死剂量只有15克。对于婴幼儿来说,这款玩具的有害性实在是太大了!
其实现在有很多很多的网红玩具都不适合给孩子玩,特别是3岁以下的宝宝,特别喜欢把手边的东西往嘴巴里面塞,所以我们更应该注意甄别哪些玩具应该给孩子玩,哪些又不能给孩子。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几款不适合孩子玩的网红玩具。
一、指尖陀螺
之前很火的指尖陀螺就是不适合孩子玩的玩具。指尖陀螺是利用一个轴承对称结构,可以在手指上空转的小玩具。由于想要降低空气摩擦带来的影响,指尖陀螺的四周金属都是十分薄的。
也就是说,对于孩子娇嫩的皮肤来说,快速旋转过程中的指尖陀螺,无异于一柄锋利的刀!不仅仅极有可能对宝宝的眼睛等脆弱部位造成伤害,还会划伤宝宝。所以这款玩具不太建议家长们为宝宝购买。
二、气弹枪
想必许多男孩子都对枪械类情有独钟,而父母也会经常为孩子购买类似的玩具。但我们要清楚的是,气弹枪是绝对不要给孩子购买的。特别是有很多黑心厂家,没有严格的制作工序,枪口动能往往大于0.16焦耳/平方厘米,这种的在国内已经属于仿真枪的范畴,是违法的!
还有就是气弹枪往往会射出水弹、BB弹等弹丸,不论是自己玩耍的时候还是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时候,很有可能会误伤!如果不能保证宝宝有比较完备的枪械使用知识,以及自我控制能力,还是不建议家长们购买这类玩具的。
三、网红发光气球
那种里面装着LED灯的透明发光气球,看起来好像质量很好。其实这个气球的材质一般为聚氯乙烯,一旦遇到打火机、未熄灭的烟头、暖炉等高温或者明火的东西,都会融化。而气球中充的一般都是氦气或者氢气,这类气体遇到高温或者明火是会爆炸的!
四、吸水弹、泡大球
有些玩具枪的弹丸是吸水弹,与之类似的还有泡大球等。这种玩具虽然可能叫法千奇百怪,但是原理都差不太多,主要材质一般都是圆形的吸水树脂,遇水后会膨胀变大。如果宝宝在玩耍过程中不小心误食或者吸入气管中,这种玩具会急速膨胀,堵塞气管和食道,给宝宝带来生命危险!
五、巴克球
巴克球这款玩具具有高达高斯的磁力!而这种玩具一旦被宝宝误食进入身体后,会穿过人体组织互相吸引,可能会导致胃肠道穿孔和堵塞,严重的甚至可能血液中毒或者死亡!这款玩具已经造成过误食的案例,所以各位家长们一定要慎重!
其实家长们在选择给孩子的玩具时,应该先看清楚玩具的使用年龄限制,一般都会有十分清晰的标志。再有就是要看好生产厂家,拒绝小作坊和黑心商的不良玩具。最后就是要确保玩具自身的安全,特别是尽可能不要有细小的零件。
不推荐给孩子玩耍的玩具其实还有很多,很难一一列举出来,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让孩子能安全地玩耍,健康地成长。